
作者:冯同庆
页数:195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008511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劳动关系自产生以来,就在不断进步,同时也就有问题发生。制度和法律能够进行协调,但各个主体的培育更为重要,相互间树立和谐的理念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了解劳动关系,“小”到民生和职业问题,“中”到社会与变迁问题,“大”到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问题,都会解决得更好。本书通过系统地检索、阅读、梳理中国的劳动关系文献,对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内容特征、法律基础、理论前沿以及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与当前面临的问题,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理念和方法,测量和评估等进行归纳整理,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通俗的劳动关系知识体系。本书集理论性与实用性为一体,既介绍了劳动关系问题的基本知识,对当前的理论前沿与热点问题也进行了关注,逻辑清晰,通俗易懂,方便阅读。
作者简介
冯同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原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研究工作,北京市社会建设专家顾问团成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从事中国工人状况、劳动关系和工会方面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中国职工状况》《中国工人的命运》《劳动关系理论》《当代中国工会理论》等。
本书特色
《劳动关系知识读本》编辑推荐:凡是职业劳动者,都应该了解劳动关系。这是因为,它涉及劳动者的民生和职业问题、社会与变迁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问题。希望劳动关系和谐,就要了解劳动关系,懂得它的要点,并且从整体上去把握它。
目录
第一章 认识劳动关系
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念怎么进入中国
一、历史上的劳资关系概念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变化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理解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中西方比较
一、起源中资源因素有不同
二、进程上变动程度有区分
三、性质上关系要素有区别
四、主体的制度基础存差异
五、运行的规则相同而习惯有异
六、在规范上可以互补
七、从走向上可以互修
第三节 劳动关系变化的历史和前景
一、对阶级关系的分析
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念怎么进入中国
一、历史上的劳资关系概念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变化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理解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中西方比较
一、起源中资源因素有不同
二、进程上变动程度有区分
三、性质上关系要素有区别
四、主体的制度基础存差异
五、运行的规则相同而习惯有异
六、在规范上可以互补
七、从走向上可以互修
第三节 劳动关系变化的历史和前景
一、对阶级关系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