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清著 著
页数:603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1011685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清史馆文人群体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李思清著
内容简介
清史馆由民国政府设立,属官方修史机构。该馆累计聘任总纂、纂修、协修、提调等一百余人,所聘主要是清代光绪、宣统年间已有声名的科举文人。本书既是对清史馆这一机构的研究,也是对清史馆文人群体的研究,同时也利用清史馆未刊稿本对《清史稿》编纂过程进行了考辨。本书首次提出“民国时期的光宣文人”这一分析框架,考察了清史馆同人在史观、史例观以及处理史实的原则等方面与民国知识界和“新史学”间的分歧,解释了在《清史稿》的传统史例框架中所蕴含的多元、复杂意蕴。
目录
第一编
第一章
舫斋载笔:清史馆文人群体的形成
一、清史馆之议设
二、清史馆馆长之延聘
三、初期馆务运转
四、纂修及职员之选任
第二章
隐成文派:清史馆的人事结构
一、赵尔巽主导下的人员聘任
二、所聘多出甲科
三、“僚友旧谊”
四、各有所尚,隐成文派
第三章
铅椠暂了:清史纂修的分期与分工
一、修史三期.
二、列传的纂修
三、乡贤及戚友人传
四、纪志表分工及衍生著述
第四章
想象与书写:围绕史例的讨论之一
一、民初清史撰述
二、正史传统与新史想象:以晏开甲、梁启超、于式枚为例
附:梁启超《清史商例》与于式枚按语对照表
三、“内”与“外”:史例观的冲突
第五章
变局与创例:围绕史例的讨论之二.
一、史例商讨概况
二、清史作为“变局”
三、纪、传体例商讨
四、志、表体例商讨
第六章
历史与价值:《清史稿》中的话语叠加
一、作为官方话语的“封臂疗亲”-
二、忠孝节义与“道德的型”
三、道德言说与历史见证
四、存真、讳饰与话语叠加.
第七章
前臣入史:清史馆同人与“纯忠”之辨
一、《明史》中记载的李振声
二、李振声与《表忠录》
三、引决、速死与纯忠
四、史实之上的道德关切
第八章
满洲四君:旗人与《清史稿》之编纂
一、“今人对于清朝,每每视为异族”
二、瓜尔佳氏金梁及其满洲记忆
三、清史馆内的满汉分野
四、五族共和与“异视”之墙
第二编
第一章
《清史稿》对辛亥革命的记载
一、“反民国”与禁售案
二、《清史稿》中的辛亥革命
……
第三编
结语
清史馆之终局
附录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