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应龙著
页数:18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3001424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经验实践美学引论美与自由的技术操作》把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审美实践,论证了审美实践的“在场”本体性及其经验形而上学取向,提出了经验实践美学的基本理论,终结了美学研究中的逻辑形而上学倾向。
《经验实践美学引论美与自由的技术操作》认为:出于人们自身生存的需要,人与对象构成的技术操作联系是人与对象在场实践的本源,它萌生意向性的经验意义及人与对象价值实践的在场方式,并产生在场的价值实践效益和效应。审美实践是原始的血缘经验实践方式及约定俗成的群体经验进入文明时期萌生的,是人与对象自由的技术操作联系相对独立构成的感性实践;美感因自由的技术经验联系引发,表现为”心、物”、“内、外”经验情感的在场融合令个体身心产生的自由愉悦的价值效应;审美实践的在场性质表现为人与对象经验情感的在场融合、和谐共生、生生不息,它从历时性的维度呈现为”自由的感性显现”——微观个体的身心从物质的压抑、从概念的束缚中历史地解放出来,在场为自由、全面的发展;审美实践的在场特征就在于经验的意象化、情感化和艺术化;后者在场为文艺创作——基本特征是通过可操作的技术经验在场显现不可操作的经验历史情感及微观个体的生命意蕴。
作者简介
李应龙,1952年6月生,湖北钟祥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著有《审美研究的文化转向》,主持编著《中学生美育读本》,发表美学、文艺理论论文40余篇。承担并完成江西省社科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项目7项,获江西省社科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南昌市社科成果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一、美学的学科性质
(一)“本体论”阶段
(二)“认识论”阶段
(三)“语言学”阶段
二、美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逻辑与历史具体统一的方法与哲学基础的关系
(二)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综合问题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美学研究方法的历史走向
一、美学研究中认识论方法的历史走向
(一)鲍姆嘉通的美学观点
(二)康德美学
(三)黑格尔美学
(四)蔡仪的《新美学》
一、美学的学科性质
(一)“本体论”阶段
(二)“认识论”阶段
(三)“语言学”阶段
二、美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逻辑与历史具体统一的方法与哲学基础的关系
(二)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综合问题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美学研究方法的历史走向
一、美学研究中认识论方法的历史走向
(一)鲍姆嘉通的美学观点
(二)康德美学
(三)黑格尔美学
(四)蔡仪的《新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