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必新
页数:28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700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除绪论之外,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审美的发生、审美主体、审美客体、艺术与艺术的美,对审美学的基本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本书蕴涵着作者历年来所创获的拥有独立见解的诸多科研成果,诸如对艺术美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与分析,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一种价值”,对所谓的科学美提出了质疑,对“美育即情育”说进行了商榷。
作者简介
潘必新,1939年生,浙江绍兴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艺理论研究班。毕业后即到中央音乐学院执教,任文艺理论和美学教研室主任。学术研究的方向是美学和艺术理论。
本书特色
除绪论之外,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审美的发生、审美主体、审美客体、艺术与艺术的美,对审美学的基本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
《审美学引论》蕴涵着作者潘必新历年来所创获的拥有独立见解的诸多科研成果,诸如对艺术美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与分析,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一种价值”,对所谓的科学美提出了质疑,对“美育即情育 ”说进行了商榷。
目录
绪论 一 审美活动与审美学 二 审美学学科的创立 三 康德的思考:审美学何以能够成立? 四 审美学传人中国 五 审美学的对象 六 从两种审美学体系谈到审美学研究的方法第一章 审美的发生 第一节 审美是人类的特权 第二节 探索审美发生的几种方法 第三节 历史上的几种审美发生论 第四节 审美发生的条件和过程浅探(一)审美主体的孕育 第五节 审美发生的条件和过程浅探(二)审美客体的产生及其被发现第二章 审美主体 第一节 审美活动两要素 第二节 审美主体研究的历史情况 第三节 审美主体的特点 第四节 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 第五节 审美体验 第六节 审美主体的养成:美育 第七节 “美育即情育”说商榷第三章 审美客体 第一节 审美客体研究的历史情况 第二节 审美客体的特征 第三节 美是一种价值 第四节 关于所谓科学美第四章 艺术与艺术的美 第一节 “没有艺术这东西”吗? 第二节 意象一一艺术的本体 第三节 成功的表现一一艺术的美 第四节 说说现代派艺术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