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美凤 著
页数:226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041547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焦点是教师与技术的内在关系,并揭示技术促进教师发展的内在机制、历史与现实、过程与规律。本书认为技术视野已成为考察事物的一种新的哲学视野,技术作用于教师发展的内在机制集中体现在教师与技术之间的“双向建构”上。本书旨在为当前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解释框架,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作者简介
李美凤,山东济宁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曾担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有的论文被《光明日报》《新华文摘》摘录,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
目录
引论
一、当前教师发展研究中的“双重缺失”现状
二、“双重缺失”的认识论根源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技术的划界与广义技术视野的选择
第一节 现代哲学的“技术转向”
一、传统哲学中技术研究的“历史性缺席”
二、现代哲学的“技术转向”及其意义
第二节 技术视野的分化
一、不同的技术定位导致的技术视野分化
二、不同的技术研究传统导致的技术视野分化
第三节 技术应该如何界定
一、在技术的多义性中寻求基本规定性
二、教育领域更适合技术的广义定位与人文传统
三、在具体问题上区分“教育技术”的学科意义与一般意义
一、当前教师发展研究中的“双重缺失”现状
二、“双重缺失”的认识论根源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技术的划界与广义技术视野的选择
第一节 现代哲学的“技术转向”
一、传统哲学中技术研究的“历史性缺席”
二、现代哲学的“技术转向”及其意义
第二节 技术视野的分化
一、不同的技术定位导致的技术视野分化
二、不同的技术研究传统导致的技术视野分化
第三节 技术应该如何界定
一、在技术的多义性中寻求基本规定性
二、教育领域更适合技术的广义定位与人文传统
三、在具体问题上区分“教育技术”的学科意义与一般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