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鹏,裴育著
页数:10,106页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3120610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程小青侦探小说的翻译与创作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八个章节,将程小青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的翻译活动及其侦探小说的创作活动作为一项独立的文化研究,从跨文化角度探讨程小青侦探小说译介和创作活动对中国侦探小说产生的影响以及英文侦探小说翻译与中国早期侦探小说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重点论述了程小青对我国侦探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开创和发展的贡献。可供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余鹏,安徽无为人,1986年生于安徽泾县,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哲学博士,安徽省教坛新秀,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兼任安徽省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会员、安徽省翻译学会理事。曾任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副院长、翻译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一直从事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和侦探小说翻译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课题2项、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教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曾获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3年)和三等奖(2017年),安徽省“三项课题”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
裴育,1998年生,安徽定远人,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安徽省比较文学学会会员,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1部(合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侦探小说在中国的出现及其首译者
第二节 对程小青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总评
第二章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节 研究框架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章 翻译侦探小说在中国文学系统中的地位
节 概述
第二节 边缘地位的翻译侦探小说的文本特征
第三节 翻译侦探小说文学中心地位确立的成因
第四节 中心地位的翻译侦探小说的文本特征
第五节 清末民初翻译侦探小说文学中心地位确立的影响
第四章 程小青翻译策略的解析
节 概述
第二节 诗学形态与侦探小说翻译
第三节 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
第四节 归化翻译策略的使用
第五章 文化语境对程小青早期侦探小说翻译的影响
节 概述
第二节 译入语文化语境与侦探小说翻译
第三节 《罪数》译本分析
第四节 《驼背人》译本分析
第五节 《海军密约》译本分析
第六章 程小青侦探小说翻译的语言选择
节 概述
第二节 语言顺应论与翻译
第三节 早期侦探小说的翻译语言选择
第四节 中后期侦探小说的翻译语言选择
第七章 程小青侦探小说的创作动机
节 概述
第二节 创作活动的外因:当时翻译活动的概览
第三节 创作活动的内因: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翻译
第四节 创作动机——翻译动机的拓展与深化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侦探小说在中国的出现及其首译者
第二节 对程小青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总评
第二章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节 研究框架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章 翻译侦探小说在中国文学系统中的地位
节 概述
第二节 边缘地位的翻译侦探小说的文本特征
第三节 翻译侦探小说文学中心地位确立的成因
第四节 中心地位的翻译侦探小说的文本特征
第五节 清末民初翻译侦探小说文学中心地位确立的影响
第四章 程小青翻译策略的解析
节 概述
第二节 诗学形态与侦探小说翻译
第三节 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
第四节 归化翻译策略的使用
第五章 文化语境对程小青早期侦探小说翻译的影响
节 概述
第二节 译入语文化语境与侦探小说翻译
第三节 《罪数》译本分析
第四节 《驼背人》译本分析
第五节 《海军密约》译本分析
第六章 程小青侦探小说翻译的语言选择
节 概述
第二节 语言顺应论与翻译
第三节 早期侦探小说的翻译语言选择
第四节 中后期侦探小说的翻译语言选择
第七章 程小青侦探小说的创作动机
节 概述
第二节 创作活动的外因:当时翻译活动的概览
第三节 创作活动的内因: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翻译
第四节 创作动机——翻译动机的拓展与深化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