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业管治研究

封面

作者:刘筱

页数:386页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1000605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闫小培,女,重庆人,人文地理学博士。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研究兴趣为产业与城市发展、巨型城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近10年来还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已发表成果150余件。刘筱,女,重庆人,人文地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现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和区域创新与发展。目前主要集中于公共服务业管治、区域创新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主持、承担和参与了各级科研项目和地方规划与咨询项目20余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各一项。

相关资料

插图:管治理论确定了以上基本研究框架和内容,笔者根据有关研究(林喆,2001),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将管治的基本要素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合法性(1egitimacy):这是政治学术语,它所指的合法性与通常意义上的法律规范并不相同,它主要强调的是被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内心所认同的权威和秩序。因此要取得和增大合法性的主要途径是尽可能地增加公民的共识和政治认同感,增强公众参与力度,同时相关政府机构要尽可能地协调公民与政府以及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利益和矛盾,从而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一致和协调。②透明性(transparency):主要指的是政治信息公开性。对于每一位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从而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地监督。③责任性(accountabillty):在这里主要强调人们要对自己行为负责,它意味着管理人员及管理机构由于其承担的职务而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否则就是缺乏责任性。同样,公民自身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也是公民性的首要基础。

本书特色

《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业管治研究》:服务业与城市发展丛书

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章 管治的基本理论问题与公共服务业管治第一节 管治的基本理论问题与管治的研究进展第二节 公共服务业的研究进展第三节 中国公共服务业管治第二章 公共服务业供需特点及其与城市管治的关系第一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经济学认识第二节 公共服务产品的供需关系第三节 地理学意义上的城市公共服务产品供需平衡第四节 城市公共服务与城市管治的关系第三章 中国公共服务管治的主体结构第一节 国家经济体制对公共服务业的影响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业管治主体结构第四章 中国公共服务业管治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第一节 公共服务业管治模式第二节 公共服务业管治模式的形成机制第三节 公共服务业管治模式的相互关系第五章 公共服务业的发展与管治特征——广州案例第一节 公共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第二节 公共服务业的管治特征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产业的发展和管治第四节 公共服务业供应模式第六章 公共服务业管治的社区研究——广州和深圳案例第一节 研究技术路线第二节 广州中心城区成熟社区研究第三节 快速城市化转型社区公共服务管治研究——深圳龙岗案例第四节 相对落后城市边缘社区公共服务管治研究——深圳西冲案例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一节 结论第二节 公共服务管治模式讨论第三节 公共服务业城市管治的地理学意义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业管治研究》内容简介:服务业(Service industry)是目前经济学界最具有争议的一个经济学概念,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服务业是指生产服务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西方学者普遍将第三产业等同于服务业,我国经济学家和政府统计部门也常常将第三产业等同于服务业,虽然两个概念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一致。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业管治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