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庆祝
页数:358页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0402970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插图:1.体育测量评价的意义研究、学习体育测量评价理论和方法对于体育决策、加强学校体育管理、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都有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体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正确性:决策是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的重要职能,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基础上。决策依赖评价,评价是决策的基础。认真研究和学习体育测量评价理论,是使评价科学、客观的重要基础之一。缺少理论指导的体育测量评价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往往是凭领导者个人的经验、知识或智慧作出的。依据这种经验式的评价作为决策的基础,无法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2)推进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好学校体育是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管理好学校体育,虽然有各种不同的主张,但任何管理都离不开评价。体育测量评价是学校体育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提高学校体育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客观的评价,可以提高学校体育管理水平,促进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要做到科学、客观的评价,就只有研究、学习体育测量评价理论,掌握体育测量评价的方法技术,否则,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只能是一句空话。(3)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促进体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在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在参与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各种形式对参与的事物作出评价,例如,对学校领导者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对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评价、对自己的评价等。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大量的、最基础的评价。它关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体育测量评价还为制定与修改教学训练计划提供客观依据,在教学、训练工作开始之前,掌握原始资料,了解教学、训练对象的基本情况与能力水平极为重要。通过测量与评价所提供的诊断信息来确定目标,为达到目标科学地制定教学、训练计划,使所定计划尽量与个体实际情况符合,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施效果。在计划实施的各个阶段,通过测量与评价,随时了解个体差异情况及进步幅度。发挥评价的功能,根据获取的反馈信息及时修订计划,调整内容,积极主动地控制计划的实施,不断改善教学训练过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第一节 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第二节 体育评价的基础理论第三章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概述第二节 体格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身体成分测量与评价第四节 体型的测量第五节 身体姿势的测量与评价第四章 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第五章 体质测量——身体素质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速度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力量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耐力的测量与评价第四节 柔韧性的测量与评价第五节 灵敏性的测量与评价第六节 协调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第七节 平衡性的测量与评价第八节 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成套测验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理健康测量概述第二节 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编制第三节 心理健康测量结果的评价第四节 社会适应能力测量第七章 体质综合测与评价第一节 体质测量与评价概述第二节 体质测量的内容第三节 体质的综合评价第四节 亚健康的测量与评价第八章 运动技术水平的测与评价第一节 运动技术水平测量评价概述第二节 运动技术水平测量评价的方法第三节 部分专项运动技术测量评价方法的介绍第九章 运动员选材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定性选材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定量选材的测量与评价第四节 综合选材的测量与评价第十章 社会体育评价第一节 价值理论与社会体育评价第二节 社会体育评价的目标第三节 社会体育评价的指标体系第四节 社会体育评价权重第五节 社会体育评价的标准体系第六节 社会体育评价方法第七节 案例分析参考文献
节选
《体育测量与评价(第2版)》内容包括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人体测量评价、社会体育评价两大部分。《体育测量与评价(第2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准确地阐述了体育测量评价的指标、编制方法与结果处理方法,详细介绍了几种主要的体育测量评价的类型,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关注当前学校体育测量评价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指导当前的学校体育测量评价工作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体育测量与评价(第2版)》可作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专业的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供研究人员和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