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国平 著
页数:24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3082541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质变之迷思: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研究
内容简介
教学实践性知识是高校教师建构于自身与真实环境互动中,在课程教学实践与专业发展实践中信奉、使用并认为适用于所处情境的有关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个人知识。本书聚焦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建构其教学实践性知识,具体问题包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受哪些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高校青年教师建构教学实践性知识的过程有何特点,他们具体采取了怎样的教学改进行动?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有哪些类型? 教学实践性知识质变为何如此之难?本书通过对上海市18所高校的32位青年教师的访谈,辅之以相关高校政策制度等文档资料收集,借鉴程序化扎根理论中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的三级编码程序的资料分析方法,以教学实践性知识为切入点,生动呈现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为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与提升治理水平提供了现实依据与执行路径。
作者简介
张国平,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终身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在《高等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发表论文10余篇,获评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场所学习、教师终身学习与发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第四节 资料整理与行文结构
第二章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储备
第二节 制度背景下的岗位角色要求
第三节 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历及工作关系
第四节 政策引导中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
第三章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的主体分析
第一节 不同层面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 核心动机:教学实践标准
第三节 差异化的教学改进行动
第四章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 自主优化建构:不辜负“教学良心”而尽责
第二节 适应调整建构:循迹于底线标准与常态
第三节 自我超越建构:以追求卓越教学为志向
第四节 逆压重塑建构:脱胎换骨逆行力证自我
第五章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的质变分析
第一节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走向的可能性
第二节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中的“能动-结构”
第三节 教学实践性知识质变框架的建构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第四节 资料整理与行文结构
第二章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储备
第二节 制度背景下的岗位角色要求
第三节 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历及工作关系
第四节 政策引导中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
第三章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的主体分析
第一节 不同层面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 核心动机:教学实践标准
第三节 差异化的教学改进行动
第四章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 自主优化建构:不辜负“教学良心”而尽责
第二节 适应调整建构:循迹于底线标准与常态
第三节 自我超越建构:以追求卓越教学为志向
第四节 逆压重塑建构:脱胎换骨逆行力证自我
第五章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的质变分析
第一节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走向的可能性
第二节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中的“能动-结构”
第三节 教学实践性知识质变框架的建构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