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三娘
页数:328 页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2190675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在豪门大户吕家堡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妻妾之争,堡主吕维海宠爱妾室,偏听偏信,怀疑妻子红杏出墙,把已有八个多月身孕的正室夫人在大雪天只身赶出了大门。那夫人昏倒在雪地里。幸被莲花庵的尼姑救起,生下了儿子吕永志。十三年后,她携子告状、滴血认亲,终于揭穿了奸人的恶谋,在丈夫临死前重回了吕家堡,使儿子吕永志得以父子相认。但这夫人经历了这么多苦难之后,又为重振吕家堡耗尽了心血,三年后就灯尽油枯撒手人寰。那十六岁的少年吕永志终日沉浸在丧母之痛当中无法自拔,夜夜抱着母亲的遗物啜泣到天明。伴着对母亲的思念愈深,吕永志心里的仇恨也日益俱增。他认为这一切都是那些卑微低下的贱人不安于命、不守于其份、妄想攀上高枝,麻雀变凤凰,才造成的这样恶果,决心要从根上阻止这样的惨剧在他的后嗣子孙身上发生。
相关资料
明万历年间,关东采参客吕天雄在长白山中找到了几株上百年的极品七叶老参,一夜暴富。随后他辗转来到了渤海城,建起了吕家堡。他的后世子孙,读书上进,出仕为官,倒也出过几个头面人物。等大清入关,明朝灭亡之后,堡主吕其英内心不肯臣服于满人,便隐于乡间,不再为官,并教导儿孙不以功名为重,开始经商。几代下来,吕家的事业越做越大,茶庄、绸缎铺、珠宝玉石行开了二十几处,成了渤海城的首富。家大业大了自然是妻妾众多,儿孙满堂。内中钩心斗角、你争我夺之事也就不免时有发生。到康熙年间,堡主吕维海极其宠爱一个小妾,当时他尚无子嗣,恰巧妻妾二人同时怀孕,那妾侍便勾结管家,污蔑夫人与账房先生有染,说她红杏出墙,腹中的孩儿不是堡主之种。那吕维海听信了爱妾的一面之词,也不容妻子辩解,在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的那一天,把已有八九个月身孕的妻子只身赶出堡去。那女人又是凄苦又是悲愤,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一脚深、一脚浅,艰难地走着,身后的雪地上留下了两行歪歪斜斜的脚印。她仰天长呼:“苍天啊,你为什么不开眼啊?”双腿一软,晕死了过去。老天垂怜,幸得附近莲花庵的尼姑静慈师徒路过此地,救了她一命。等把她带回了庵中,那夫人因动了胎气,孩子要提早出生了。苦苦挣扎了几个时辰,她产下了一个男婴,孩子虽不足月,倒还母子平安。她怀抱着儿子,想到自己如今是有家回不得,这苦命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没有亲爹疼爱,不由得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哭得是肝肠寸断。变卖了头上的金钗,静慈师太替她在附近置了间小茅屋。她白天纺纱织布,托人去集市卖了度日,晚间经常抱着儿子流泪到天明。再难的日子也总是会慢慢地过下去,看着儿子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一天天长大,她觉得生命里有了新的希望。从儿子三岁开始,她就借了庵中的佛经,教他认字。儿子八岁那年,她用积攒下来的钱,送儿子到附近的学馆读书。从此,吱吱呀呀的机杼声伴着稚嫩的读书声夜夜响到三更。她时常凝视着儿子那酷似其生父的脸庞,在心里起誓,终究有一天,她要讨回自己的清白,要让儿子昂首挺胸地活在这世上。面对儿子因思念父亲而提出的问题,她总是含糊其辞,不愿让孩子过早地知道那悲惨的往事,更怕他忍不住冲动而惹下杀身大祸。十三年后,一日她从莲花庵的女尼那里得知,那吕维海身患重病,已是危在旦夕了。她思前想后了大半夜,决定赌上一把。因为她怕他一旦离世,她就失去了辩明冤屈,讨回清白的机会了。她
本书特色
《家规》:跨越两个多世纪的家族纷争,诉尽高墙深院里的亲情之痛。国有法,家有规,无分泌物不成家;你有计,我够狠,哪房够我毒?三娘,在中规中矩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喜欢看书,酷爱古诗词,梦想是写出像《红楼梦》那样的小说,偶有短篇小说发表,于是一发不可收。
目录
节选
《家规》内容简介:在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豪门大户吕家堡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妻妾之争。十三年后,正室夫人携子告状、滴血认亲,终得重回吕家堡。正室夫人之子当了堡主得势后,决定不再让当年的惨剧在他的后世子孙身上发生,于是颁布了一条苛刻残酷的家规。在接下来的上百年里,也因这条家规,在他的后人身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悲惨遭遇……这里有比《大宅门》的二奶奶更厉害的大当家,因为她的狠辣;这里有比《大宅门》的七爷更具魅力的二当家,因为他的忠诚;这里有比《大宅门》的香秀更值得佩服的夫人,因为她的纯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