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林
页数:355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96133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国家优选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从无到有的成立过程,追求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发展文化,奋进、拼搏的发展过程等。作为重量创新中心,国创中心以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好重量创新中心、助力重量产业集群为使命愿景,能够成为可借鉴、复制和推广的模式。
作者简介
李林,高级工程师,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中国中车首席管理专家,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联盟秘书长、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家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常务专家理事。从事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研究、企业管理领域等工作20余年,先后参加中国工程院、工信部等牵头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工业强基战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科技2030发展战略研究等十余项国家重大课题或重大科技专项,现任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主任、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轨道交通装备质量与安全)主任、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株洲国联轨道产业服务中心主任。
相关资料
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一个行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路线,牢牢把握创新自主权,全面加强科学技术攻关。国创中心在轨道交通装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实现了引领性探索。
—刘友梅
这是一部关于思想的书,也是一本关于路径和方法的书,“正心正念、善为善成”和“创所未创、轨物范世”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
—陈晓红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现已发生根本转变,从以前的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逐步走向整合式创新和有意义的创新,企业需要基于大数据和区块链的“知识管理”探索,让“没有胸牌的员工”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陈劲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实践与探索,本质就是一个体制机制的创新,不仅要盘活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还要打通从技术到产业的通道,形成一个“开放协同、跨界融合”的大平台。
—陈晓春
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管理实践、经营经验和系统思考,不仅可以帮助更多的创始团队理解创新平台发展的关键选择和鲜活方案,还可以给新一代年轻人以真实的案例和学习的借鉴。
—马明星
本书特色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实践与探索,本质是体制机制的创新。
目录
推荐序二: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陈晓红
推荐序三:让科学家企业家携手奋斗在同一屋檐下陈劲
推荐序四:创新无“窘”: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之道陈晓春
推荐序五:用创新之光点亮万家灯火马明星
自序:怀梦想致远方李林
上篇-做人:向善向上向前
01做人与做事的方法/006
02脚,永远比路长/015
03靠己是最清醒的活法/029
04工作其实就是一场修行/043
05奋力奔向远方的地平线/058
06花开,不只是在春天/071
07善待一切美好遇见/079
中篇-做事:尽忠尽心尽力
08找到打开梦想之门的钥匙/093
09解码中国高铁发展的创新基因/106
10国创中心是怎样炼成的/125
11超越梦想一起飞/143
12我们不一样/157
13向着美好从“新”出发/162
14用奋斗点亮2020/166
15奋楫者先奋斗者强/171
16总有一种智慧点亮未来/174
17创新:永不停止的探索/179
18奋辑争先向未来/182
19“六个融入”催生党建新动能/188
20特色党建品牌引领企业发展/195
21“五链”融合与协同共生/212
22聆听穿越时空的回声/220
23从高地攀登高峰/226
下篇-做法:完成完善完美
24把握大势:轨道交通新动能/239
25“企业 联盟”协同创新生态模式的构建/250
26国家级创新中心“黑海战略”的实践与探索/269
27“一地四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83
28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探索与实践/297
29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产业化路径思考/307
30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构建/319
31“1 3 7”高效运营系统的构建/330
32展望:打造枢纽型高能级创新平台/345
附录1创所未创的心路历程/351
附录2国创中心LOGO创意来源/352
致谢/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