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洪民,孟琪
页数:278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95883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7C25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630039)资助的研究成果。本书基于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内涵,从基础篇、战略篇、创新生态篇、产业金融协同篇等多维度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进行实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前沿和实践导向相统一。本书的理论创新性强,论证周详严密,行文清晰易懂,可供科技与创新政策研究人员、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企业创新实践者、高校学生和对我国科技创新平台感兴趣的各界人士阅读与参考。
作者简介
刘洪民,男,管理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管理、创新政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奖、省科技进步奖、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在《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科技论坛》《科研管理》《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第二著者:孟琪,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本书特色
本书为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7C25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630039)资助的研究成果。本书基于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内涵,从基础篇、战略篇、创新生态篇、产业金融协同篇等多维度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进行实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前沿和实践导向相统一。
本书的理论创新性强,论证周详严密,行文清晰易懂,可供科技与创新政策研究人员、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企业创新实践者、高校学生和对我国科技创新平台感兴趣的各界人士阅读与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述评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和逻辑主线
第四节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 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内涵与生态化治理
第一节 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内涵特征
第二节 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平台生态化治理
第三章 高能级科创平台的体系架构
第一节 高能级科创平台的总体架构
第二节 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第三节 产业集群区域创新集成和交易平台
第四章 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主体与运营模式
第一节 高能级科创平台生态圈及角色分布
第二节 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建设运营模式
第二篇 战略篇
第五章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能级科创平台的战略管理
第一节 平台的风险预控与组合管理
第二节 平台合作网络的变化与控制
第三节 平台合作界面环境的评估与优化
第六章 高能级科创平台技术环境监控系统
第一节 技术环境监控的关键活动特征
第二节 技术环境监控的主要模式及绩效
第三节 平台的战略技术监控体系
第七章 科创大走廊建设全球信息经济科创中心的战略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SWOT分析
第三节 基于AHP和Delphi法的区域竞争力量化评价
第三篇 创新生态篇
第八章 创新位势、网络交互度与区域创新能力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网络交互能力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机理
第三节 创新网络位势、网络交互能力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嵌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创新能力的案例研究
第九章 高能级科创平台产业集群治理与创新
第一节 平台产业集群的治理与创新模式
第二节 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平台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第四节 平台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知识市场
第十章 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第一节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实践
第二节 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体系的基本架构及主要问题
第三节 创新生态系统的框架构建及主体创新活动分析
第四节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生态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第四篇 产融协同篇
第十一章 金融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国际经验
第十二章 产业和金融的协同创新
第十三章 科创大走廊产融协同创新的应用场景
第五篇 研究绪论
第十四章 基础篇的研究结论
第十五章 战略篇的研究结论
第十六章 创新生态篇的研究结论
第十七章 产融协同篇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