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德钦 孙璐
页数:218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231039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 立足核心素养, 重点探析深度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方法, 研制深度课堂下的评价标准, 以期为教师进行学习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作者简介
黄德钦,广东汕尾人,中 员,本科学历,中学 教师,现任汕尾市林伟华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汕尾市七届 。曾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省级以上课题4项;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汕尾市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多篇论文、课例获奖或发表;广东省高中美术教研基地成员。先后荣获广东省南粤 教师、市 教师、市 校长等荣誉称号。
孙璐,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生,现为汕尾市教师发展中心高中化学教研员,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曾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2IF19.924)、《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22IF 10.383)等 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学化学教学以及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
目录
上篇理论研究
第一章 深度课堂教学的研究缘起:思维 成就未来
第一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时代担当
第三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现时诉求
第二章 深度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思维绽放 素养落地
节 素养为本的目标设计
第二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
第三节 目标设计的实施方法
第三章 深度课堂教学的模式构建:思维贯通 学思一体
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理念及特征
第二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模式运作
第四章 深度课堂教学的资源支持:思维共建 分层合作
节 分层走班的选课制度
第二节 研修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五章 深度课堂教学的评价设计:思维为本 以始为终
节 评价的内容与分类
第二节 整合性逻辑下的评价设计理念
第三节 评价的方式
下篇 教学实践
第六章 深度课堂教学设计例选
节 数学深度课堂——任意角的定义
第二节 英语深度课堂——Unit 3 Diverse Cultures Reading for Writing
第三节 思想政治深度课堂——就业与创业
第四节 历史深度课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节 地理深度课堂——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节 物理深度课堂——动量守恒定律
第七节 化学深度课堂——原电池
第七章 深度课堂推广运用例举
节 汕尾市林伟华中学2022年决胜课堂教学比赛评价表
第二节 汕尾市林伟华中学“深度课堂”视域下2023届高三一轮备考策略汇报评分表
第三节 在区域示范、 、辐射中的运用
附 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深度课堂教学的研究缘起:思维 成就未来
第一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时代担当
第三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现时诉求
第二章 深度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思维绽放 素养落地
节 素养为本的目标设计
第二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
第三节 目标设计的实施方法
第三章 深度课堂教学的模式构建:思维贯通 学思一体
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理念及特征
第二节 深度课堂教学的模式运作
第四章 深度课堂教学的资源支持:思维共建 分层合作
节 分层走班的选课制度
第二节 研修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五章 深度课堂教学的评价设计:思维为本 以始为终
节 评价的内容与分类
第二节 整合性逻辑下的评价设计理念
第三节 评价的方式
下篇 教学实践
第六章 深度课堂教学设计例选
节 数学深度课堂——任意角的定义
第二节 英语深度课堂——Unit 3 Diverse Cultures Reading for Writing
第三节 思想政治深度课堂——就业与创业
第四节 历史深度课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节 地理深度课堂——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节 物理深度课堂——动量守恒定律
第七节 化学深度课堂——原电池
第七章 深度课堂推广运用例举
节 汕尾市林伟华中学2022年决胜课堂教学比赛评价表
第二节 汕尾市林伟华中学“深度课堂”视域下2023届高三一轮备考策略汇报评分表
第三节 在区域示范、 、辐射中的运用
附 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