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凌海衡
页数:28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04804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交往自由与现代艺术:重读阿多诺的审美批判理论及其政治意义》的主要内容是:特奥尔多·阿多诺因其对启蒙和现代性持激烈的批判态度而遭到了众多当代许多理论家的严厉指责。然而《交往自由与现代艺术(重读阿多诺的审美批判理论及其政治意义)》认为,阿多诺并非对启蒙理性持彻底的否定态度。在抵制工具合理性或同一性思维对具体的、特殊的、非同一性的客体的宰制与收编的同时,他力图通过反思启蒙思想迄今以来所犯的错误、重振非同一性思维和摹仿合理性来纠正人类发展的方向,□终建立主体—客体间的非宰制性的交往自由。由于这种交往自由在自律艺术的摹仿因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此在阿多诺的审美批判理论中,现代艺术就成了社会改造与解放实践的典范。
作者简介
凌海衡,广东省平远县人,1999年于华南师范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学位,2007—2008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访学。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于英美文学、西方文论和比较文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曾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语》、《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目录
一 德国语境中的阿多诺及其理论
二 英语世界里的阿多诺及其理论
三 重估阿多诺
□□章 反思启蒙与拯救启蒙
□□节 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
一 哈贝马斯对《启蒙辩证法》的批评
二 启蒙与神话的缠结
三 对启蒙的启蒙
第二节 理性的内在辩证法
一 理性的内在辩证法:工具合理性与摹仿合理性
二 工具合理性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三 文化工业与物化
四 抵制物化的可能性
五 阿多诺的进步观
第二章 主体—客体间的交往自由
□□节 客体的优先性
……
节选
阿多诺本人并没有给摹仿一个很明确的概念,这和他一直以来对概念化所抱有的怀疑态度有关。实际上,关于摹仿的说法只是散见于各处,没有专门的章节来讨论。从该词出现的上下文来看,阿多诺的摹仿与传统的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正如马丁·杰伊所说,阿多诺的摹仿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关联特征,即把差异连接起来而不是使之坍塌①。但这差异不是再现体与再现物之间的差异,也不是一个生产性主体与另一个生产性主体之间的差异。最重要的差异毋宁说是传统所说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概念性思维可以说是支配性主体对据称是外在于它的世界的一种侵略,它将特殊的个体包容在普遍性中,将这些个体的独特性强行削减为一个普遍的或本质的原则的典型或实例。与此相反,摹仿涉及各种非同一物之间的一种更富同情心的、非强制性的亲和关系,因此这些非同一物就不会物化为二元对立的两极。摹仿并不产生等级性的包容关系,相反,它维护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朴素的平等关系。它指的是一种针对一个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针对他人和他物的态度,这种态度并不强迫这种它者性落人人的本身意志之中。阿多诺所谓的摹仿在这里意味着公正对待它者的它者性,意味着恰当地对后者自身态度和关怀作出反应。摹仿的伦理意义和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