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怒波
页数:18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61972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所收录的四篇论文,撰写于2014—2016期间,均公开发表过。其研究视域,主要集中于近30年来中国新诗的现代性问题,以及中国诗歌在现代性写作中所呈现出的美学特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虚无与“开花”——当代中国诗歌的现代性透视;从“革命文学”到“审美意识形态”?——张志民诗学的范式转换与价值生成的时代美学意义;迷途:成因及其后果——“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问题意识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盖娅”审美与生态批评诗学的建构——代《7 2登山日记》五周年评论集后记。
作者简介
黄怒波(笔名骆英),1956年出生于甘肃兰州市,幼年随父母移居宁夏。诗人、文学博士、登山家,现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麦德林国际诗歌节荣誉主席。199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不要再爱我》,此后出版的诗集包括《拒绝忧郁》等多部诗集,其中8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韩、俄、蒙古、土耳其、西班牙等语种出版。法文版《文革记忆》由法国伽利玛出版社(Groupe Gallimard)出版后,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内。骆英的诗歌写作深度介入中国当代社会现实,呈现出强烈的现代性批判意识,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他是第一位完成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穿越南北极点的中国诗人,并三次成功登顶珠峰。近年亦从事诗歌理论的研究,2015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本书特色
黄怒波最的《盖娅审美–当代中国诗学的审美现代性批判》所收录的四篇论文,撰写于2014—2016年期间,均公开发表过。其研究视域,主要集中于近30
年来中国新诗的现代性问题,以及中国诗歌在现代性写作中所呈现出的美学特征。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虚无与“开花”——当代中国诗歌的现代性透视(纲要);从“革命文学”到“审美意识形态”张志民诗学的范式转换与价值生成的时代美学意义;迷途:成因及其后果——“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问题意识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盖娅”审美与生态批评诗学的建构——代《7 2登山日记》五周年评论集后记。
目录
从“革命文学”到“审美意识形态”——张志民诗学的范式转换与价值生成的时代美学意义
迷途:成因及其后果——“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问题意识与审美现代性批判
“盖娅”审美与生态批评诗学的建构——代《7 2登山日记》五周年评论集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