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二重奏

封面

作者:李进书

页数:34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101370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复杂关系入手,来深入探究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的现代性思想。之所以选择这个角度,是因为艺术和文化是批判理论的两块基石,并且两者间的多样关系是阐释法兰克福学派思想之丰厚性的最佳视角之一,也是探究现代性的历史的最重要着眼点之一。首先,作者揭示了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恩怨已久, 关系复杂、多样,其中既有历时性变化,也有共时性差异。其次,作者按照历时顺序,分别分析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二重奏。最后,强调了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之争硝烟未尽,仍在持续中。

作者简介

   李进书,男,1972年生,汉族,河北省沙河市人,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获文艺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审美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曾在《北方论丛》、《内蒙古社会科学》、《河北大学学报》、《东南学术》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有两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美学》转载,一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从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复杂关系入手,来深入探究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的现代性思想。之所以选择这个角度,是因为艺术和文化是批判理论的两块基石,并且两者间的多样关系是阐释法兰克福学派思想之丰厚性的最佳视角之一,也是探究现代性的历史的最重要着眼点之一。首先,作者揭示了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恩怨已久, 关系复杂、多样,其中既有历时性变化,也有共时性差异。其次,作者按照历时顺序,分别分析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二重奏。最后,强调了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之争硝烟未尽,仍在持续中。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恩怨
  第一节  关于审美现代性、文化现代性的界定
  第二节  复杂关系: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
第二章  对立的两种现代性
  第一节  霍克海默:对立的二重奏
    一、霍克海默眼中的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
    二、对立的缘由
    三、自由:二重奏的主题
  第二节  变奏曲: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
    一、马尔库塞眼中的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
    二、变奏曲形成的原因
    三、幸福:变奏曲的主题
第三章  包容与合奏的二重奏
  第一节  包容关系:文化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一、哈贝马斯眼中的文化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二、包容关系形成的原因
    三、以“交往”重置文化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关系
  第二节  合奏曲: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
    一、维尔默眼中的审美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
    二、合奏形成的缘由
    三、民主:合奏的主题
第四章  第三代:作为次等问题的文化现代性
  第一节  霍耐特眼中的文化现代性
  第二节  文化现代性:承认理论中的次等问题
  第三节  发展中的“背离”
第五章  共时的差别:无调、缠绕、历时
  第一节  阿多诺:无调的二重奏
    一、阿多诺眼中的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
    二、恩怨的形成
    三、有调的无调式二重奏
  第二节  本雅明:缠绕的二重奏
    一、本雅明眼中的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
    二、缠绕的二重奏
    三、幸福与救赎:二重奏的主旨
  第三节  洛文塔尔:历时性的二重奏
    一、洛文塔尔眼中的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
    二、对立二重奏的历时性
    三、时代性与审美性:二重奏中的矛盾
余论  恩怨未了: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
    一、文化转向与艺术终结
    二、理解大众文化与美学重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二重奏》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75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