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彭柏林
页数:29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102560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志愿服务,从伦理学的视角来说,是志愿者基于对志愿服务的伦理价值与意义的深刻认知与领悟,本着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出于理性自觉地为社会公益事业或者他人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服务或帮助的伦理行为。本书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发展的实际和发展趋势,站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伦理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高度,依照志愿服务的伦理学界定、传统文化中的志愿服务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共享伦理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伦理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伦理原则与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伦理评价体系的构建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伦理学的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简介
彭柏林,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芙蓉计划”——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期刊社社长、《云梦学刊》主编,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湖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他省级项目4项;出版《道德需要论》《当代中国公益伦理》《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伦理研究》等学术著作7部;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20余篇被《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获中国伦理学会学术成果奖著作类奖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目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志愿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第一章 志愿服务的伦理学界定
第一节志愿服务的伦理学定义
第二节志愿服务的伦理特性
第三节 志愿服务的伦理结构
第二章 传统志愿服务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第一节 儒家志愿服务伦理思想
一、“仁者爱人”的志愿服务伦理理念
二、“天下大同”的志愿服务伦理追求
三、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第二节 墨家志愿服务伦理思想
一、“兼相爱”的志愿服务伦理理念
二、“交相利”的志愿服务伦理实践路径
三、“志功统一”的志愿服务伦理评价观
四、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第三节 道家志愿服务伦理思想
一、“无为”而善的志愿服务伦理理念
二、“周穷救急”的志愿服务伦理主张
三、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第四节 佛家志愿服务伦理思想
一、慈悲为本的志愿服务伦理理念
二、因果报应的志愿服务伦理赏罚机制
三、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共享伦理意蕴
第一节 人民至上的共享伦理立场
第二节 尊重人民主体性的共享伦理本质
第三节 公平正义的共享伦理诉求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伦理价值
第一节 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节 促进劳动幸福
第三节 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第四节 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第五节 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伦理原则与规范
第一节 公益至上
第二节 无私奉献
第三节 仁爱为怀
第四节 诚信无妄
第五节 知恩图报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伦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概念界说
第二节 构建何以必要
第三节 据何原则构建
第四节构建的路径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