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价值哲学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丛书—马克思主义)

封面

作者:史家亮 著

页数:31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212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集中表现为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人民是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把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实现等基本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人民性内涵。本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价值取向为统领,运用借鉴价值哲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范式,从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实现等方面,系统阐释其人民性取向,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取向具有的鲜明特点、重要意义和发展要求。

作者简介

史家亮,1972年生,山东青州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199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兼任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山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2部学术专著,参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取向的
思想来源
一、思想理论基石:马克思列宁主义维护人民利益的
基本思想
二、直接理论依据:毛泽东思想关于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
理论
三、民族传统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取向的
探索历程
一、邓小平理论的人民性:人民性价值取向的系统化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民性:人民性价值取向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人民性价值取向的深化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人民性价值
取向的新境界
第三章 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主体
一、人民是价值创造的主体
二、人民是价值享有的主体
三、人民是价值评价的主体
四、人民价值主体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一、富强:经济层面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二、民主:政治层面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三、文明:文化层面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四、和谐:社会层面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五、美丽:生态层面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的价值标准
一、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评价的
基本标准
二、生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评价的
根本标准
三、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
评价的核心标准
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评价的
最高标准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的价值实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实现的精神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实现的制度保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实现的具体路径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的特征、意义及
展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取向的重要意义
三、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实现的
新境界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价值哲学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丛书—马克思主义)》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9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