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涂可国 著
页数:162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102409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传统儒家责任伦理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阐发,力图建构较为系统的儒家责任伦理学。全书一共分为绪论和十二章,主要探讨了儒家责任伦理的基本概念,梳理了儒家责任伦理的基本内涵,诠释了儒家责任伦理的多元结构,探赜了儒家关于自然与人的责任伦理思想、社会责任伦理思想和国家责任伦理思想,阐述了儒家的责任伦理机制思想和责任伦理主体思想;同时把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置于中西伦理学的大视野中,既对它与西方道德责任思想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性分析,又对其同传统中国道家、墨家、法家等各家各派责任伦理思想的异同进行了理性衡定。
作者简介
涂可国,男,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人,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同年进入山东社会科学院工作至今。历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所长 (2003—2009年)、文化研究所所长 (2009—2019年)、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2019—2022年),现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山东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孔子学会会长、山东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伦理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职以来,共出版专著8部,主编及参著50多部,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
目录
绪论
上篇 儒家责任伦理的内涵与类型
第一章 儒家责任伦理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儒家之“义”的多重含义
第二节 儒家义务伦理
第三节 儒家之“义”的责任伦理意蕴
第四节 儒家责任伦理结构
第二章 儒家自然与人的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生态责任伦理
第二节 为己为人责任伦理
第三节 正人正己责任伦理
第四节 诚信守义责任伦理
第五节 见义勇为责任伦理
第三章 儒家社会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儒家社群责任伦理
第二节 儒家家庭责任伦理
第三节 儒家天下责任伦理思想
第四章 儒家国家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为国为邦责任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治国安邦责任的主要形态
第三节 治国安邦责任的主要内容
中篇 儒家责任伦理机制思想
第五章 儒家责任伦理天命、人性与理欲机制思想
第一节 责任伦理天命机制
第二节 责任伦理人性机制
第三节 责任伦理理欲机制
第六章 儒家责任伦理心性机制思想
第一节 心学本质论与责任伦理
第二节 心性功能论与责任伦理
第三节 心学功夫论与责任伦理
第四节 心学情感论与责任伦理
第七章 儒家责任伦理的知行、文化和规范机制思想
第一节 责任伦理知行机制
第二节 责任伦理文化机制
第三节 责任伦理规范机制
下篇 儒家主体责任伦理思想与责任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第八章 儒家主体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社会角色责任伦理
第二节 社会职业责任伦理
第三节 社会人格责任伦理
第九章 道家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无责于人:责任的内涵
第二节 道法自然:责任的指向
第三节 尊道重德:责任的内容
第四节 无为而治:责任的领域
第五节 无我忘我:责任的自我主体承担
第六节 审分明职:责任的职业主体承担
第七节 为而不争:责任的理想人格承担
第十章 墨家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贵义”的道德责任价值取向思想
第二节 注重功利追求的责任伦理特征思想
第三节 以君子责任为中心的主体责任思想
第四节 以自强、先民、利天下为基本内容的责任结构思想
第十一章 法家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以责其实:责任内涵
第二节 天下至道:责任类型
第三节 任事守职:主体责任
第四节 控名责实:责任机制
第十二章 西方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西方责任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西方责任伦理内涵与类型思想
第三节 西方责任伦理核心机制思想
第四节 西方责任伦理基本特征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上篇 儒家责任伦理的内涵与类型
第一章 儒家责任伦理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儒家之“义”的多重含义
第二节 儒家义务伦理
第三节 儒家之“义”的责任伦理意蕴
第四节 儒家责任伦理结构
第二章 儒家自然与人的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生态责任伦理
第二节 为己为人责任伦理
第三节 正人正己责任伦理
第四节 诚信守义责任伦理
第五节 见义勇为责任伦理
第三章 儒家社会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儒家社群责任伦理
第二节 儒家家庭责任伦理
第三节 儒家天下责任伦理思想
第四章 儒家国家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为国为邦责任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治国安邦责任的主要形态
第三节 治国安邦责任的主要内容
中篇 儒家责任伦理机制思想
第五章 儒家责任伦理天命、人性与理欲机制思想
第一节 责任伦理天命机制
第二节 责任伦理人性机制
第三节 责任伦理理欲机制
第六章 儒家责任伦理心性机制思想
第一节 心学本质论与责任伦理
第二节 心性功能论与责任伦理
第三节 心学功夫论与责任伦理
第四节 心学情感论与责任伦理
第七章 儒家责任伦理的知行、文化和规范机制思想
第一节 责任伦理知行机制
第二节 责任伦理文化机制
第三节 责任伦理规范机制
下篇 儒家主体责任伦理思想与责任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第八章 儒家主体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社会角色责任伦理
第二节 社会职业责任伦理
第三节 社会人格责任伦理
第九章 道家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无责于人:责任的内涵
第二节 道法自然:责任的指向
第三节 尊道重德:责任的内容
第四节 无为而治:责任的领域
第五节 无我忘我:责任的自我主体承担
第六节 审分明职:责任的职业主体承担
第七节 为而不争:责任的理想人格承担
第十章 墨家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贵义”的道德责任价值取向思想
第二节 注重功利追求的责任伦理特征思想
第三节 以君子责任为中心的主体责任思想
第四节 以自强、先民、利天下为基本内容的责任结构思想
第十一章 法家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以责其实:责任内涵
第二节 天下至道:责任类型
第三节 任事守职:主体责任
第四节 控名责实:责任机制
第十二章 西方责任伦理思想
第一节 西方责任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西方责任伦理内涵与类型思想
第三节 西方责任伦理核心机制思想
第四节 西方责任伦理基本特征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