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教师情感研究书系·第一辑: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情绪·一个社会学的分析

封面

作者:尹弘飚

页数:336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2001695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化一个体观的视角出发,以高中课程改革为背景,对广东省广州市4所学校30位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情绪变化经历进行个案调查,试图揭示课程实施与教师情绪之间的互动关系。使用象征互动论来解释课程实施与教师情绪之间的关系,并将所有研究发现整合在一个“自我一互动一社会”三层结构之中。通过关注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情緒体验及其变化历程,本书把曾被忽略的情绪维度增加到课程买施研究当中。将一线专业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结集成册,具有更强的传播性,为高中课程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本书特色

通过调研分析,目前市场上关于教师情緒困扰的图书并不多,国内目前还没有系統针对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情緒的相关閣书。因此,使用象征互动论课程实施气教师情绪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并开发图书是当前十分必要的工作,具备现实需求。本书集合了作者在这一领域的实证性研究,专业 性更强,具有更广的实践性和适用性。

目录

内容提要 I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变革时代的情绪革命
第一节 变革时代的教师与教学
第二节 情绪革命中的教育研究
第三节 中国的高中课程改革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构想
二、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境遇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从课程实施到教师情绪
第一节 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
二、课程实施取向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四、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与作用
五、小结
第二节 教师改变
一、教师改变与课程实施
二、教师改变的维度与过程
三、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心理变化
四、小结
第三节 情绪概述
一、何谓情绪
二、情绪的社会角色
三、小结
第四节 教师情绪
一、教师情绪的忽视与重视
二、变革中的教师情绪
三、教学中的教师情绪
四、教育领导中的情绪研究
五、教师教育中的情绪研究
六、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理论框架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理论框架
三、重要术语的说明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质化取向
二、个案选择
三、资料收集
第三节 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伦理
第四节 研究限制
第四章 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情绪经历
第一节 初识改革
一、改革到来
二、初遇新教材
第二节 实施以来
一、新教材:让我欢喜让我忧
二、课堂教学:“摸着石头过河”与“奔跑中前进”
三、高考方案:千呼万唤出不来
四、选修课与学分制:令人遗憾的蜕变
第三节 四类教师的心路历程
一、“领头羊”:从容的观光者
二、“适应者”:无奈的流浪者
三、“小卒子”:冷漠的流浪者
四、“演员”:激进的怀旧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情绪地理与情绪困境
第一节 高中教师的情绪地理
一、政治地理
二、专业地理
三、道德地理
四、物理地理
五、社会文化地理
第二节 课程实施中的情绪困境
一、情绪困境及其分类
二、文化困境
三、制度困境
四、专业困境
五、资源困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情绪法则与应对策略
第一节 教师作为情绪劳动者
一、情绪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二、教师的情绪劳动
第二节 课程实施中的情绪法则
一、要有激情
二、警惕“情绪”
三、保持积极情绪
四、利用情绪,而不要被情绪利用
五、要理性地表达情绪
六、顺应改革,适者生存
第三节 教师的情绪应对策略
一、伪装
二、抑制
三、隔离
四、重构
五、适应
六、释放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教师情绪的象征互动论解读
第一节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情绪:象征互动论的解读
一、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自我的建构与表演
二、情绪地理与情绪困境:人际互动及其情境
三、情绪法则与应对策略:从社会控制迈向社会变革
四、教师情绪的“自我―互动―社会”三层结构
第二节 课程实施与教师改变:情绪研究的启示
一、教师扮演了课程实施的调适者的角色
二、大规模变革中的教师改变
三、课程实施的情绪维度
第三节 反思、限制与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学做质性研究——代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教师情感研究书系·第一辑: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情绪·一个社会学的分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9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