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我国刑事卷证本体与制度研究

封面

作者:牟军

页数:26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102543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国刑事案卷的种类可分为侦查案卷、起诉案卷和审判案卷三种类型。侦查案卷中的证据卷实际上属于本文所称卷证的主要形式。在当前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对证据的收集和固定,检察机关对犯罪的起诉均围绕卷证而展开,而人民法院审判阶段对案件事实的调查,集中表现为对侦查阶段形成和制作的刑事卷证加以审查和确认。从本体角度,刑事卷证在信息的保存和传递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叙事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与庭审口证为主导的经验审判不同,以文字为载体的刑事卷证在审判阶段的运用决定了刑事审判的技术性特质。而中国刑事司法体制和诉讼结构对刑事卷证运用的上述特点起到进一步固化作用,成为推动刑事卷证在实践中有效运用的结构性因素。刑事卷证最终合理、有效和规范的运用,确保刑事卷证对刑事审判实体和程序公正,推动审判中心基本价值的实现所具有的促进作用,需要对刑事卷证的形成与制作、文本形式与内容及其证据能力等加以必要规范。

作者简介

牟军,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合作导师,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云南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学和司法制度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法学研究》《法律科学》《法商研究》《现代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著有《法院案件管理机制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权力与结构:刑事侦讯本体论的分析进路》(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自白制度研究:以西方学说为线索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合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民商法全书》(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刑事诉讼法教程》(副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曾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云南省优秀社科专家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认罪认罚案件的事实认定方式与卷证制度研究”(20AFX01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技术审判原理下的刑事卷证本体与制度研究”(13AFX01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刑事侦讯与侦查程序”(05BFX044)等省部级以上项目若干。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刑事卷证的基本构成和实践运用分析
第一节 刑事案卷材料的一般概念和范畴
一、案卷的一般概念
二、刑事案卷的概念和分类
三、侦查案卷与刑事卷证
四、刑事卷证在诉讼中的地位
第二节 刑事案卷制度的发展轨迹与刑事卷证的作用
一、刑事案卷制度的发展与内容
二、刑事卷证在诉讼中的作用
第三节 当代刑事卷证的实践样态
一、当代刑事案卷的基本结构
二、我国刑事卷证的形式和构成
三、刑事案卷中的其他材料构成
第四节 刑事卷证实践运用的初步分析
一、刑事诉讼对卷证的依赖
二、刑事审判对侦查程序的认可
三、刑事卷证实践运用的总结
第二章 刑事卷证的本体论分析
第一节 文字:一种历久而弥新的知识谱系
一、文字的外部特征
二、文字的叙事功能
第二节 刑事卷证:文字的集合体及证据价值
一、当代我国刑事审判案卷笔录中心主义成因的学界观点
二、刑事卷证的外部特征及对卷证证据价值的影响
三、刑事卷证的内部特征及与证据价值的关系
四、支撑刑事卷证可信度和有效性的制度因素
第三节 刑事卷证的困局:局限性及其对审判的影响
一、文字自身产生的卷证局限性
二、裁判者运用卷证的局限性
三、卷证方法对刑事审判产生的不利影响
第三章 卷证材料合理性构建的历史及启示:以晚清司法为基础的考察
第一节 卷证材料运用的基础:文字的属性
一、文字统一语言的功能
二、文字通俗与严谨的属性
第二节 晚清地方司法中卷证材料合理性构建的实践
一、卷证中被告人供述材料的不可或缺性
二、案卷中言词证据的语言样式由文言向白话文的转变
三、卷证中言词材料官方语言的标准化要求
四、卷证中的言词材料内容叙事的严格性要求
第三节 晚清卷证材料合理性构建的基础和保障
一、书吏和差役的专业化、技术化特质和标准
二、卷证制作的严格规范化程序
三、县官对书吏负有的道德和非制度性责任
第四节 晚清地方司法中卷证材料构建风险的基本认识及其防范
一、口头陈述转变为书面陈述可能存在风险的认识
二、书吏思想动机、道德品质等主观因素对口供材料制作风险的认识
三、晚清地方书吏口供材料制作的风险防范
第五节 晚清地方司法卷证材料合理性构建的启示
一、突破案件事实认定在证据要求上的传统理念
二、言词证据材料正式文书属性的形成
三、言词证据材料内容的适当加工和整理
四、卷证材料制作者的专业化和技术化要求
第四章 卷证的审判:经验抑或技术的取向
第一节 口证方式:经验的审判
一、语言与经验的关系
二、口证方式与经验的审判
第二节 卷证方式:技术的审判
一、卷证方式与技术的审判
二、卷证的运用与技术审判效果
第三节 经验与技术审判的决定要素及评价
一、大陆法系的技术审判决定要素
二、英美法系的经验审判决定因素
三、技术审判与经验审判的评价
第四节 我国卷证的运用:被异化了的技术审判
一、我国刑事审判存在一种过度依赖卷证材料的倾向
二、我国审判运行缺乏司法职业者群体及技术标准的支撑
三、我国尚欠缺对卷证运用的程序性制约机制
第五节 刑事卷证规制的可行性:从技术到制度
一、刑事卷证本身的可用性问题
二、刑事卷证运用的合理性问题
三、刑事卷证的运用与正当法律程序并行不悖的问题
第五章 我国刑事卷证运用理论与实践的悖反
第一节 刑事卷证的运用:立法的基本路线
一、有关检察机关移送案件制度的规定
二、卷证中的言词材料和侦查笔录在庭上的运用不受限制
三、卷证中证言材料的庭上运用依然畅行无阻
第二节 刑事卷证运用的司法结构性缘由
一、公检法机构体制上的同一性形成的相互认同
二、我国刑事诉讼的职权主义结构
三、刑事司法的政策导向
四、我国刑事司法组织体制和活动方式的行政化
第三节 刑事卷证运用的理论之争及其消解
一、刑事卷证材料固有的不可靠风险
二、刑事卷证材料偏向性产生的审判不公
三、刑事卷证材料运用对被告人对质询问权的损害
四、刑事卷证材料运用导致裁判者的预判
第四节 两大法系卷证材料运用的排斥及其基本认识
一、刑事卷证运用的制度性约束
二、英美法系刑事卷证运用的适当空间
三、大陆法系刑事卷证运用的实用主义立场
第五节 当代中国刑事卷证运用的真实困境
一、刑事卷证理论研究导向的偏差
二、刑事卷证法律规范体系的缺位
第六章 我国刑事卷证证据能力及文本的规范
第一节 刑事卷证形成机制和文本制作规范
一、刑事卷证制作主体的规范
二、刑事卷证形成与制作程序的规范
第二节 刑事卷证运用所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调整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于人证调查形成的卷证材料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于物证调查形成的卷证材料
第三节 刑事卷证文本形式和内容的基本规范
一、人证笔录材料内容的规范
二、人证笔录材料形式的规范
三、整体卷宗形成的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国家社科基金丛书:我国刑事卷证本体与制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82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