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平略 著
页数:26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287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驿站是政府设置的邮传机构,明代驿递作为明代县政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邸报下传和密疏上达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支撑了县政运转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西南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地区,对我国民族史发展影响巨大,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各种民族政策如改土归流等,其中驿递制度发挥的作用及影响不可小觑。本书分九章,内容可归纳为三个部分,即明朝西南驿递体系的建立和变化、明朝西南驿递制度、明朝西南驿递与西南社会,对明代西南驿递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对明史、驿递史、西南地区史、王学研究等都具有很大的补充意义。本书还对西南地区古代驿递路线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整理,成果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作者简介
赵平略,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学术带头人,贵州大学硕导,贵州省阳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贵州省土家学会副会长。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学士,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黔学、阳明学、西南历史地理学。著有《阳明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贵州省第八届优秀图书奖二等奖)、《黔记大事记考释》(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等,点校《阳明先生集要》(中华书局2008年,贵州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王文成公全书》(中华书局2015年)、《黔记》(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主编《王学研究》(1—6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前2辑,社科文献出版社后4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明朝驿递制度与西南驿站的设立
第一节 明朝驿递制度
第二节 明朝西南驿站的设立
第二章 明朝西南驿递管理制度
第一节 驿递管理机构
第二节 驿递人员的构成与管理
第三节 驿站、驿道、桥梁及渡船的维护与管理
第三章 明朝西南驿递供应制度
第一节 驿递的费用
第二节 驿递费用的构成
第三节 驿递供应的方式
第四节 驿递供应的主体
第四章 西南驿递与地方政府
第一节 省级政府与驿递
第二节 府与驿递管理
第三节 州县与驿递管理
第五章 西南驿递与国防
第一节 明朝西南卫所概况
第二节 卫所与驿递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 军事与驿递制度的关系
第六章 西南驿递与西南土司
第一节 明朝西南土司概况
第二节 土司与驿递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 驿递制度与土司的利益冲突
第七章 西南驿递制度的乱象
第一节 不断放宽的乘驿制度
第二节 进贡制度对驿递的骚扰
第三节 不断逃亡的驿递夫役
第四节 不断败坏的明朝吏治对驿递制度的影响
第五节 藩王制度对西南驿递制度的影响
第六节 不断动乱的社会对明朝驿递制度的毁灭
第八章 西南驿递制度与西南社会
第一节 扩大了明王朝的民族交流
第二节 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促进了西南地区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 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城镇繁荣
第五节 促成了贵州布政司的设立与各级政府机构的完善
第九章 明朝西南地区驿递线路考
第一节 四川驿递线路考
第二节 贵州驿递线路考
第三节 云南驿递线路考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明朝驿递制度与西南驿站的设立
第一节 明朝驿递制度
第二节 明朝西南驿站的设立
第二章 明朝西南驿递管理制度
第一节 驿递管理机构
第二节 驿递人员的构成与管理
第三节 驿站、驿道、桥梁及渡船的维护与管理
第三章 明朝西南驿递供应制度
第一节 驿递的费用
第二节 驿递费用的构成
第三节 驿递供应的方式
第四节 驿递供应的主体
第四章 西南驿递与地方政府
第一节 省级政府与驿递
第二节 府与驿递管理
第三节 州县与驿递管理
第五章 西南驿递与国防
第一节 明朝西南卫所概况
第二节 卫所与驿递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 军事与驿递制度的关系
第六章 西南驿递与西南土司
第一节 明朝西南土司概况
第二节 土司与驿递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 驿递制度与土司的利益冲突
第七章 西南驿递制度的乱象
第一节 不断放宽的乘驿制度
第二节 进贡制度对驿递的骚扰
第三节 不断逃亡的驿递夫役
第四节 不断败坏的明朝吏治对驿递制度的影响
第五节 藩王制度对西南驿递制度的影响
第六节 不断动乱的社会对明朝驿递制度的毁灭
第八章 西南驿递制度与西南社会
第一节 扩大了明王朝的民族交流
第二节 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促进了西南地区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 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城镇繁荣
第五节 促成了贵州布政司的设立与各级政府机构的完善
第九章 明朝西南地区驿递线路考
第一节 四川驿递线路考
第二节 贵州驿递线路考
第三节 云南驿递线路考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