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文静
页数:2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27181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道德责任这样一个古老而关键的伦理学概念,探讨学校如何有效开展道德责任教育,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提升公民道德素质。首先,通过考察道德责任发生的逻辑始源和发展机制,明晰“何谓道德责任”以及“人何以要负责”。其次,根据个体作为社会关系存在的本质,分析“人要负何种责任”。再次,从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不同角度,论证“人何以能负责”。复次,通过回顾不同道德教育模式等关于“道德是否可教”的理念与策略,回答“道德责任何以可教”的疑问。后,解决“学校如何教学生学会负责”的实际问题,倡导尊重自由、鼓励协作,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引导积极的社会力量介入,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教育活动中成为真正的道德责任主体。
作者简介
赵文静,女,1975年9月出生,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毕业,师从戚万学教授;曾任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后辞去行政职务,回归教育一线,现为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毕业论文《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发表学术论文8篇;参编著作1本、参著1本、参译1本;主持省级课题1项。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章 何谓道德责任
节 道德责任的内涵
第二节 道德责任与相关概念的区辨
第二章 人何以要负责
节 关于道德责任来源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人何以要负责
第三章 人要负何种责任
节 关于道德责任划分的几种主要观点
第二节 关于道德责任的类别的理解
第三节 道德责任之间的冲突
第四章 人何以能负责
节 哲学论证:人的自由存在本质使道德责任成为可能
第二节 心理学论证:“协作”促进了道德责任的个体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学论证:人的关系性存在使道德责任成为可能
第五章 道德责任何以可教
节 理解道德责任可教性的前提
第二节 对道德之“教”的一点理解
第三节 道德责任可教是道德可教的合乎逻辑的结论
第六章 学校如何教学生学会负责
节 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有关道德责任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启示
第三节 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的一般理念
第四节 对学校道德责任教育实践策略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章 何谓道德责任
节 道德责任的内涵
第二节 道德责任与相关概念的区辨
第二章 人何以要负责
节 关于道德责任来源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人何以要负责
第三章 人要负何种责任
节 关于道德责任划分的几种主要观点
第二节 关于道德责任的类别的理解
第三节 道德责任之间的冲突
第四章 人何以能负责
节 哲学论证:人的自由存在本质使道德责任成为可能
第二节 心理学论证:“协作”促进了道德责任的个体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学论证:人的关系性存在使道德责任成为可能
第五章 道德责任何以可教
节 理解道德责任可教性的前提
第二节 对道德之“教”的一点理解
第三节 道德责任可教是道德可教的合乎逻辑的结论
第六章 学校如何教学生学会负责
节 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有关道德责任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启示
第三节 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的一般理念
第四节 对学校道德责任教育实践策略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