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黎明
页数:146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81782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园本教研的魅力,在于基于本园实际,创设属于教师的真正的研修空间。
《全景式学习模式:园本教研能力提升实践新探索》倡导“新时代新教研、新角色新形象、高品质强教研”,重新定义幼儿园园所以及园本研修的意义:享受智慧,重构教研,让园所成为“公共的学习空间”,引导幼儿园教师通过全景式学习,以多种形式搭建互动平台,多通道提升园本教研能力。
全景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体验。体验是学习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教研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是教师通过学习而与学习者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共情式理解和互动式实践,而不是单向度地对学习者实施带领、指导或教育;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实现了自我成长、自我提升和自我教育。
幼儿园教研组长需要承担既对儿童也对一线教师两者的引导职责,因此他们更应该成长为一个好的学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景式学习非常直观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人都是学习者,所有的活动都是学习活动。
幼儿园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核心人物,园本教研的提出赋予了他们新的角色和要求。他们亟需接受专项指导,提升教研能力,以胜任岗位职责。但由于各种原因,对教研组长的学习和培训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纳入相应的系统中,以致造成教研活动的低效。
《全景式学习模式:园本教研能力提升实践新探索》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从角色要求、特殊能力、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结合学习特点、岗位胜任、教师发展等维度,提出通过“全景式学习”提升教研组长的教研能力的观点及相应的策略,为园本教研建设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
作者简介
何黎明,高级教师,双本科学历,教育硕士,浙江省特级教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幼儿园家庭教育专委会专家,浙江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现任浙江大学幼教中心副主任。荣获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被选派参加教育部开展的内地优秀教师赴澳门交流计划,赴澳门工作两年,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幼儿园数学领域教学、语言领域教学,园本教研与教师培训,幼儿园游戏与观察,课程建设和幼儿心理等方面。
曾在杂志开设专栏1年,获奖、发表、翻译论文100多篇,主编审定教材、出版专著及合著15部。
目录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主要研究方法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的目标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2.1 国外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2.3 基本概念界定
第3章 我们是谁:追问园本教研背景下教研组长的角色要求
3.1 有教育理想的教研组长角色
3.2 会思考的教研组长角色
3.3 能实践的教研组长角色
3.4 有智慧的教研组长角色
3.5 愿服务的教研组长角色
第4章 我们需要什么:探求园本教研背景下教研组长的特殊能力
4.1 问题管理能力
4.2 知识管理能力
4.3 过程管理能力
4.4 自主学习能力
第5章 文化创生:打造提升教研组长教研能力的生态环境
5.1 以“成长取向”为培训目标,倡导教研组长的成长意识
5.2 以“学习共同体”为形式,构建生态式学习环境
5.3 建立一种以关系为基础的培训体系,倡导教研组长的合作意识
5.4 以反思为超越手段,倡导教研组长的反思意识
第6章 五步行进:解析提升教研组长教研能力的基本模式
6.1 聚焦现场,对接问题
6.2 追随需要,动态生成
6.3 激发参与,导向深入
6.4 放中有引,引中推进
6.5 经历过程,体悟成长
第7章 立足基点:探寻提升教研组长教研能力的策略
7.1 “融合”策略
7.2 “扎根”策略
7.3 “团队”策略
7.4 “循环”策略
第8章 学研训一体:探索提升教研组长教研能力的方法
8.1 以研为主,学训结合:在扎根研究中提升教研组长的研究能力
8.2 以训为主,学研结合:互动体悟中提升教研组长教育理论水平
8.3 以学为主,研训结合:促进教研组长教学和教研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第9章 六大平台:搭建提升教研组长教研能力的多样平台
9.1 学术月
9.2 论坛123
9.3 “我爱上课·我爱教研·我爱研究·我爱成长”系列
9.4 草根讲坛
9.5 工作坊
9.6 资源平台分享活动
第10章 培训技术手段:关注提高教研组长培训成效
10.1 重在梳理,呈现“思路”的“板书”技术运用
10.2 激发个人思考,促进“脑力振荡”的“小纸条”技术运用
10.3 体现“田野”,凸显“重要片断”的“案例”技术运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