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教学技能训练教程

封面

作者:郭英,张雳

页数:29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303511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对于师范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核心能力–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要求逐步提高,《教学技能训练教程》正是为了适应这一现实的需要而编写的实训教材。该教材在注重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学习基础上,特别强调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实践训练。与一般《维格教学》教材主要注重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不同的是,本教材包含对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评价与反思技能三个方面技能的训练内容,覆盖了教学的各个环节。教材紧扣中学教育实际,吸纳本领域近期新研究与实践训练成果,改变以往以理论知识为重点的教材编写模式,突出了实训教材实践性、操作性的特征,强调对学生教学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体现了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确定教学目标的技能(10)

第一节 确定教学目标技能概述(10)

第二节 确定教学目标技能训练(18)

第二章 分析与处理教学内容的技能(28)

第一节 分析与处理教材内容技能概述(28)

第二节 分析与处理教学内容技能训练(34)

第三章 分析了解学生的技能(45)

第一节 分析了解学生技能概述(45)

第二节 分析了解学生技能训练(55)

第四章 作业设计的技能(69)

第一节 作业设计技能概述(69)

第二节 作业设计技能训练(82)

第五章 导入的技能(89)

第一节 导入技能概述(89)

第二节 导入技能训练(103)

第六章 讲授的技能(108)

第一节 讲授技能概述(108)

第二节 讲授技能训练(115)

第七章 提问的技能(129)

第一节 提问技能概述(129)

第二节 提问技能训练(138)

第八章 板书的技能(147)

第一节 板书技能概述(147)

第二节 板书技能训练(160)

第九章 强化的技能(170)

第一节 强化技能概述(170)

第二节 强化技能训练(183)

第十章 学习策略指导的技能(191)

第一节 学习策略指导技能概述(191)

第二节 学习策略指导技能训练(200)

第十一章 课堂组织与管理的技能(206)

第一节 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概述(206)

第二节 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训练(223)

第十二章 结课的技能(228)

第一节 结课技能概述(228)

第二节 结课技能训练(236)

第十三章 教学评价的技能(242)

第一节 教学评价技能概述(242)

第二节 教学评价技能训练(260)

第十四章 教学反思的技能(268)

第一节 教学反思技能概述(268)

第二节 教学反思技能训练(276)

节选

绪论 【学习目标】 1.理解教学技能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2.了解教学技能的形成过程。 3.掌握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与策略。 【内容要点】 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教师教学技能的含义、特点,以及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的类型,分析教学技能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和策略,使学生明确教学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必须通过相应的练习或训练。 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是构成现代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教育对于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实践训练,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一、现代教师的教学技能概述 关于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盛行于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能力本位主导教师教育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日渐升温的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学术界将教师教学技能研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进行。何为教学技能?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技能?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 (一)教学技能的含义 对于教学技能内涵的认识,至今没有完全统一。基于不同的观点与立场,国内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①艺术说。认为教学技能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的参照系数。②经验说。认为教学技能是指教学者运用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的能力,它是教学技术的经验水平。③活动方式说。教学技能被视为一种活动方式或动作方式,即“为了达到教学上规定的某些目标所采取的一种极为常用的、一般认为是有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④行为说。以行为主义为理论为依据,将教学技能看作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⑤结构说。这种观点对于教师教学技能本质的认识注重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与内隐的认知因素的结合,教学技能被视作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认知活动结合而成、相互影响的序列。⑥知识说。这种观点将教学技能归为程序性知识的范畴,被理解为用于具体情境(教学情境)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包括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学技能是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其中课堂教学技能是核心。教学技能作为教师的活动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操作活动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心智活动方式,有时二者紧密交叉在一起,以融合的形式出现,从而使教学任务得以完成。 教学技能既包括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通过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娴熟的教学技能对于一个现代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教学技能对外表现为成功地、创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卓有成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获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内表现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技巧、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功能体系,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因此从深层次剖析,教学技能实际上是教师的知识经验、个性品格和专业修养的外化,同时也是其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每一位教师想要形成自己独最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艺术或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二)教学技能的特点 1.具有一般职业技能的共同特征 湖南师范大学周庆元认为,一般职业技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①功能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②范围上的专业性和有限性;③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④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具体性;⑤训练上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杨国全在其主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概论》一书中也归纳了一般职业技能的多个特点:社会性、时代性、职业性、结构性、层次性、稳定性、可变性、因果性、示范性、复杂性和操作性。教师职业技能从属于一般职业技能,因此一般职业技能的特点教学技能都应具备。 2.具有教师职业技能的专业特征 教学活动是极为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职业技能与一般技能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因此教学技能作为复杂的高级技能既有一般职业技能的特点,也有着很强的专业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专业性 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向性。比如数学、语文、物理、美术等课程,它们各自特殊的教学技能是不能互换或替代的。同时,教学技能不同于一般的手工技能,通过简单地重复、模仿便可掌握,因为它包含对教学信息的吸收、编码与输出等复杂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技能,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形成。 (2)互感性 教学活动具有主体间性,是师生之间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喜怒哀乐能强烈地感染学生,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活动,也会对教师产生明显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技能的作用在于以情动情,没有高涨的激情就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优秀教师正是充分运用了教学技能的互感作用,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 (3)情境性 教学技能的情境性是由教学对象及教学任务的复杂性特点决定的。众所周知,教学工作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在面对不同的教育情境时,必须根据情境中的线索,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冷静地思考,准确地判断,运用新策略,采取新方式,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并加以实施。 (4)综合性 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结构,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等特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任何一种行为方式或具体操作,都受到教学活动整体性的支配,这也使得各种教学行为方式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可以说,教学技能是各种教学行为方式的综合运用与体现。比如从结构上看,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技能。体现在教师个人身上,上述技能又分解成许多具体的技能(如口语技能、导入技能、课堂组织技能、教学反思与评价技能等等),它们交织、结合成特殊的教学技能体系,教师便以此为基础去创造性地从事各种教学活动。 (三)教学技能的分类 教学技能分类的科学程度既反映了对教学过程认识的深度,又制约着技能训练的效果。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多种类、多层次的特性,加之受不同观点与立场的影响,便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技能分类方法。纵观国内外有关学者对教学技能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美国学者的分类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D.W.Allen)和伊芙(W.Eve)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专家对教师行为的分析,从多种要素中抽出了14种设定为普通教学技能:①刺激多样化;②导入;③总结;④非语言性启发;⑤强调学生参与;⑥流畅提问;⑦探索性提问;⑧高水平提问;⑨分散性提问;⑩确认(辨析专注行为);图解的范例应用;运用材料;有计划地重复;交流的完整性。 2.英国学者的分类 英国微格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者特罗特(Trott)把在教学中能够观察、表现、实行量化分析并为教师所熟悉的教学行为加以提取,设定了六种教学技能:①变化的技能;②导入的技能;③强化的技能;④提问的技能;⑤例证的技能;⑥说明的技能。 3.日本学者的分类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的井上光洋提出了五大类教学技能:①教学设计技能;②课堂教学技能;③学校管理技能;④普通教学技能;⑤教学研究技能。上述每一技能又细分为若干项子技能。 4.前苏联学者的分类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从教学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四项教学技能:①信息传递的技能;②引起动机的技能;③促进发展的技能;④定向的技能(相当于我国的政治思想教育技能)。 5.我国学者的分类 1992年,我国学者孟宪恺在其主编的《微格教学基础教程》中,结合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按微格教学的需要将课堂教学技能分为10项:导入、提问、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教学语言和课堂组织技能。1993年,首都师范大学郭友根据微格教学模式,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设定了导入、教学语言、板书、教态变化、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强化、结束、组织教学共10项教学技能。 1994年国家教委在其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依据教学工作流程,结合我国当时课堂教学的实际,把教学技能分为五类,分别是: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和教学研究五类技能。在课堂教学技能中,主要设定了九项基本技能,即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强化、结束、组织教学和变化技能。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山东潍坊学院的于加洋认为,在新的形势下,教师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处理、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的导入、教具的使用与演示、课堂教学气氛的形成与调控等。陕西师范大学的田杰又提出,为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教师应当具有设计教学问题情境的技能,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教会学生自学的技能。 我们认为,从中小学教师职业角色需要和教学工作实际出发,体现未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现代教师的教学技能应包括三大类:教学设计技能(包含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确定教学方式、选择教学媒体、作业设计、编写教学方案等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包含课程导入与讲授、课堂提问、板书设计、演示与实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教学组织与管理、反馈和强化、结束等技能);教学反思与评价技能(包含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等技能)。其中,课堂教学技能是核心技能。 二、教学技能发展的一般规律 研究表明,教学技能是由教学技术发展到教学艺术的过程。由教学技术发展到教学艺术经历的漫长时期,具体分为四个阶段(图绪-1): (1)模仿性教学阶段:主要通过对于教学技术的模仿学习获得相应的教学技能。这是教学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目前在我国主要靠师范院校通过各种训练途径来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 图绪1教学技能的形成发展示意图 (2)独立性教学阶段:当教师获得教学技能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教学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便由教学技能发展到教学技巧。 (3)创造性教学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在灵活巧妙地进行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地积累探索,创新教学内容与手段,使教学产生美感,获得教学技艺。 (4)风格化教学阶段:即形成教学艺术阶段,是教学技能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使教师在形成教学技艺的基础上,教学中达到了言为心声、收放自如的境界。其主要特征是教师形成了个人独最的教学风格。 从教学技术到教学艺术的转变,可以清楚地看出,教学技能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了解教学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于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广大教师掌握教学艺术,形成独最的教学风格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 实践证明,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通过有效地训练得以提高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方式很多,可以归结为“看—演—练—思—议”模式的结合。“看”即看课或听课,学生通过观摩优质课教学实录片,或在观摩训练室中进行实时教学观摩,或深入一线课堂,现场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课堂教学行为的优劣,在借鉴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演”即主讲教师通过上“示范演示课”,从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教后反思等各个方面,给学生全面地展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的全过程;“练”即学生自己进行教学实践训练,包括试教,说课、评课;“思”即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运用智慧去应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形成适合特定教学目标、内容与情境的适当行为,同时使教学行为实践的经验上升为个人的内在素养,再将反思所得指导实践,逐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教学技能训练教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3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