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运芳 张加林 王传生
页数:292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14351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第二轮规划教材”之一,系根据本套教材的总体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标准与特点编写而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临床医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教材涵盖了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三部分内容。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常见的或者是重要的病原生物(微生物、寄生虫)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防治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医学免疫学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疾病防治、诊断中的应用。本教材主要供全国高职高专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也适用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使用,同时可作为各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及相关专业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孙运芳,教授,博士学位,哈佛医学院留学经历,获得校级教学标兵、教学名师、校级最美教师、全国素质教育优秀工作者、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委员会优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主持省级和市级科研课题多项,被SCI和国内核心期刊收录的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编的教材多部。科研及参与专业讲课和技能比赛多次获奖,如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委员会“人卫杯” 微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山东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校级教学比赛团体一等奖,校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职业教育委员会优秀指导教师。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成员,2018年省级黄大年教学团队成员,2019年省级名师工作室成员,2020年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员,2019、2010年山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省卫计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成员。
目录
第一章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的概念、分类与特点
一、微生物的概念
二、微生物的分类
三、微生物的特点
第二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二、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三、微生物对人体的作用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和近代出现的疾病谱变化
一、微生物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三、病原学引起的疾病谱变化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球菌
二、杆菌
三、螺形菌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二、特殊结构
第三节 细菌的检查法
一、细菌不染色标本镜检
二、细菌染色标本镜检
三、革兰染色法
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
二、细菌的人工培养及意义
第二节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一、分解代谢产物及意义
二、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发生机制
二、细菌遗传变异现象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细菌与外界环境
第一节 人体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一、正常菌群的概念
二、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三、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四、条件致病菌和菌群失调
第二节 微生物的控制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第三节 生物安全简介
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二、细菌侵入的数量
三、细菌侵入的部位
第二节 机体的抗菌免疫
一、固有免疫
二、适应性免疫
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一、感染的来源
二、感染的方式与途径
三、感染的类型
第四节 医院感染
一、常见微生物
二、感染的类型
三、危险因素
四、医院感染的防控
第六章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一、细菌学检测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原则
二、细菌学鉴定
三、免疫学鉴定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防治
一、细菌感染的预防
二、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第七章 化脓性球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奈瑟菌属
一、淋病奈瑟菌
二、脑膜炎奈瑟菌
第八章 消化道感染细菌
第一节 埃希菌属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志贺菌属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沙门菌属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弧菌属
一、霍乱弧菌
二、副溶血型弧菌
第五节 幽门螺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九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四、微生物学检查
五、防治原则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防治原则
第三节 其他呼吸道感染细菌
第十章 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孢梭菌属
一、产气荚膜梭菌
二、破伤风梭菌
三、肉毒梭菌
四、艰难梭菌
第二节 无芽孢厌氧菌
一、无芽孢厌氧菌的种类及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十一章 常见动物源性细菌与医院感染致病菌
第一节 常见动物源性细菌
一、布鲁菌属
……
第二篇 人体寄生虫学
第三篇 医学免疫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