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三版)(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封面

作者:田克勤

页数:352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02780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由东北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田克勤教授主持,国内部分进入重量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高校的骨干教师共同编写完成。本次修订,依据党的十九大以来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述,以及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新设计教材基本框架,力求使本教材更好地体现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的需要,突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整体性,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分析和阐述,注意吸收近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成果等特点。

作者简介

  田克勤,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长期从事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等国家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0余个;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有20项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全国通用教材多部。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管优秀专家”、“省资深高级专家”、首届高等学校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目录

总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一节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积极成果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战略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战略抉择
第二节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第三节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第三节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二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第三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二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
第二节 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三节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国家统一的战略构想
第十四章 国际战略与对外交往的理论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后记

节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三版)/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2.十八大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新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世隋、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时代之“新”,首先在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目标任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已经从“未发展起来”时期进入“发展起来以后”时期;其次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状况的时代特点,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在于:我国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伟大时代中应运而生、在当代中国的新实践新发展中顺势而成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人们对其内容的认识和概括也有一个过程。先是,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聚焦点,概括了贯穿党的十八大的主线,鲜明提出了实现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着,逐渐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稍后,又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八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再后,是以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核心命题对其所做出的概括。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大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系统概括与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做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八个明确”,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和总目标,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等内容进行的精辟概括。“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这一思想的四梁八柱。“八个明确”侧重于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与凝练,每一个“明确”都具有原创性,集中反映了党在当代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入思考和理论贡献。  “十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从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及党在各方面的顶层战略设计的角度,对怎样坚持和发展、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前所讲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的进一步概括与凝练。“十四个坚持”侧重于实践层面的展开,从第一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到最后一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其中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一当代中国最高政治原则,体现了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和党的独特政治优势;展现着真挚人民情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贯穿着高度自觉自信,体现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在禀赋与精神特质;体现着鲜明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勇于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充满着无畏担当精神,体现了党对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管党治党和美好世界的担当。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三版)(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2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