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学男著
页数:173页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35675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STEM教育理念,以机器人课程为载体,响应、配合教育部关于高中信息课程新课标的规划思路,尝试在小学、初中阶段进行系统教学准备,为与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衔接创造必要的条件。以实证研究为依据,厘清当今机器人教育的课程实施问题,进而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构建适合现代教育环境、儿童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开放性、整合性课程框架体系,从而提出一个适应未来发展、深度融合各学科的机器人课程及其教育策略和个性化评价体系。本书是对既往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总结和反思,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与跨界融合的探索和创新,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王学男,女,北京人,1984年生,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毕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2016年起,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原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工作至今,助理研究员,现任《新教育》(内刊)编辑部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在《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6部。其中代表作有:(《技术力量与教育变革的作用机制及未来思考》载《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11期)、《同构: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种关联》(载《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不同教师群体对教育大数据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载《开放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科学培养“三农”工作队伍 助推乡村振兴》(载《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政策研究》(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20期全文转载)等。主持“STEM教育创新与实践:中小学机器人课程建设的研究”、“大数据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方面的应用研究”、“三区三州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的机制研究”、“‘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机制深化研究”、“内地民族班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院级重大重点科研课题、项目6项,参与各类课题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科学教育和民族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