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丛书 STEM教师的跨学科成长

封面

作者:王素

页数:272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1318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基础教育阶段的STEM教师群体,对其跨学科成长的路径给予回应。本书主要探讨STEM教师对跨学科的认知、教师个体的跨学科成长路径、跨学科的STEM课程建设、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四部分。第一章关注STEM教师对跨学科的理解。第二章讨论STEM教师个体的跨学科成长路径。第三章面向解决跨学科STEM课程建设的痛点。第四章讲述STEM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的五个要点。该书适合STEM教师和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教师学习使用,对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指导。

作者简介

李佩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小学跨学科课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研究,包括思维可视化教学、面向高阶思维的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主编有《美国STEM课例设计(小学卷)》《语文思维发展型课堂》等。

本书特色

专家推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素研究员集多年研究主编的这套“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丛书涉及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学生评价、教师专业发展、优秀案例呈现等方方面面,相信会对科学教育相关的改革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发挥积极作用。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主编
在实践中,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是我们的学生非常欠缺的。这就要求学校真正理解 STEM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也需要一批优秀的教师能够自己开课,自己带着学生开展项目。平台和资源也同样重要,要有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师生共同生成教学主题,然后研究主题,最后得出结论。这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大部分教师还不具备跨学科的
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能力。
在清华附中工作期间我经常跟学校的教师讲,不能将自身的水平作为学生的追求目标、上限,甚至天花板。教师不能只是教得出色,更要引导学生学得出色。如果全靠教师手把手地教,最多只能教出和教师一样的学生,不可能教出超越教师的学生,更难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的目标。STEM教师及愿意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教师,要博闻强识,善于学习和自我更新;要具备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还要因材施教,善于点亮学生心中的梦想,启动学生内心的发动机,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主动性。学生一旦内驱力提升了,就能自己运转得很好。
我和李佩宁老师认识多年。在清华附中探索 STEM 教育的过程中,李老师是学校 STEM 课程标准研制课题组的成员,参与过初中部的 STEM 课程设计,并为学校本部及分校设计实施过“基于世界古代史的决策能力”课程。在我看来,李佩宁老师就是一名跨学科学习者和教学实践者。其实我和李佩宁老师关注、经常沟通的话题很广泛,不仅限于 STEM 课程与教学本身,还包括诸如英才学生的发掘与教育问题,从中学到大学阶段的学生伦理与认知发展问题,面向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问题,学生思维能力测评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问题。我欣喜地发现,我们曾经探讨过的、很多隐藏在 STEM 教育表象之下的内容,诸如高阶思维培养的具体做法、决策能力的培养方法、学生的伦理与认知发展等,都在本书中做了深度的阐述。当然,本书中还有很多亮点等待读者挖掘。
书只是对过往思考和实践的总结,有些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但对更多问题的探索才刚刚开始。面对教育领域的新事物、新思潮、新方法,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坚守,同时也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变革,更要在行动上勇敢创新。
——王殿军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清华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目录

第一章 传统、现状和趋势:STEM 教育中的跨学科理解

一、风向标:我们的话题从诺贝尔奖开始

二、不辨不明:什么是真正的跨学科?

三、抚今追昔:跨学科的科学教育理念探寻

本章回顾与反思

第二章 目标、路径和行动:STEM 教师的跨学科成长

一、学识篇:教师“跨学科学习”学什么?

二、思维篇:如何培养和发展个人的思维能力?

三、视角篇:学会运用多种视角看待一个具体问题

四、技能篇:面向 STEM 教育的跨学科技能初探

本章回顾与反思

第三章 学段、模式和沉淀:跨学科 STEM 课程的建设

一、内容导航:STEM 学科知识图谱的制作与利用

二、有的放矢:如何“跨”才真的够“STEM”?

三、循序渐进:跨学科 STEM 课程案例设计思路解析

四、反思与跨越:跨学科 STEM 课程质量评价探索

本章回顾与反思

第四章 聚焦、探索和突破: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

一、可观、可测、可评:以“学习目标 + 学习成果”为导向设定教学目标

二、情境的力量:从兴趣驱动、问题驱动到责任驱动

三、高阶思维培养探索: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认知与道德发展

四、为未来而教:从小培养面向未来学业和职业生涯的跨学科读写技能

五、众志成城: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本章回顾与反思

课例资料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丛书 STEM教师的跨学科成长》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5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