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范先明
页数:248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90562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教材第一版为本社2014年版《英译汉理论与实践》。在保持主编和原作者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补充了实力更强的编写队伍,历时近一年,全面修订完成。该书特点有二:
1.该教材重在探讨英译汉中涉及到的相关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问题。不仅注重加强英汉基础技能的训练,拓宽英汉跨文化交际的视野,还特别注重将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满足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对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
2.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而且系统性也很强;不仅注重中西翻译理论及英汉翻译标准的论述,而且注意系统地分析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并从英汉词、句及语篇的角度,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作者简介
范先明(1974- ),翻译学博士,西南科技大学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翻译系主任、翻译专业负责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陈清贵,西南科技大学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外国语学院院长
廖志勤,西南科技大学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翻译研究所所长。
王 林,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
马继红,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英语系主任
王生伟,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教材中心主任
郭 宇,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
目录
第一章 西方翻译简史
第一节 古代西方翻译活动
第二节 文艺复兴至19世纪末翻译理论
第三节 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和翻译家
第二章 英汉翻译的过程、标准与策略
第一节 翻译概述
第二节 翻译的过程
第三节 翻译的标准
第四节 翻译的策略
第三章 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
第一节 英汉语言概述
第二节 英汉语言差异
第三节 英汉文化差异
第四章 英译汉中词的翻译
第一节 英汉词汇的差异
第二节 词的翻译策略
第三节 译词八法
第四节 虚词的翻译
第五章 英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第一节 文化负载词的含义
第二节 英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第六章 英语科技新词的翻译
第一节 英语科技新词的语言特点
第二节 英语科技新词的翻译策略
第三节 英语科技新词的翻译方法
第七章 英译汉中句子的翻译
第一节 英汉句型结构对比
第二节 分句、合句法
第三节 被动语态的译法
第四节 名词性从句的译法
第五节 定语从句的译法
第六节 状语从句的译法
第七节 长句的译法
第八章 英汉应用语篇翻译
第一节 英汉应用文体翻译现状、理论及策略
第二节 公文文体的翻译
第三节 广告文体翻译
第四节 论述文体翻译
第五节 新闻报刊文体的翻译
翻译实践参考译文
英汉译音表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节 古代西方翻译活动
第二节 文艺复兴至19世纪末翻译理论
第三节 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和翻译家
第二章 英汉翻译的过程、标准与策略
第一节 翻译概述
第二节 翻译的过程
第三节 翻译的标准
第四节 翻译的策略
第三章 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
第一节 英汉语言概述
第二节 英汉语言差异
第三节 英汉文化差异
第四章 英译汉中词的翻译
第一节 英汉词汇的差异
第二节 词的翻译策略
第三节 译词八法
第四节 虚词的翻译
第五章 英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第一节 文化负载词的含义
第二节 英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第六章 英语科技新词的翻译
第一节 英语科技新词的语言特点
第二节 英语科技新词的翻译策略
第三节 英语科技新词的翻译方法
第七章 英译汉中句子的翻译
第一节 英汉句型结构对比
第二节 分句、合句法
第三节 被动语态的译法
第四节 名词性从句的译法
第五节 定语从句的译法
第六节 状语从句的译法
第七节 长句的译法
第八章 英汉应用语篇翻译
第一节 英汉应用文体翻译现状、理论及策略
第二节 公文文体的翻译
第三节 广告文体翻译
第四节 论述文体翻译
第五节 新闻报刊文体的翻译
翻译实践参考译文
英汉译音表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