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墨子(精编本)

封面

作者:(战国)墨翟

页数:320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37826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墨子》为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等观点,对哲学、逻辑学都有研究和贡献。此外,他在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上都有相当的研究和贡献,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

作者简介

墨翟 墨子,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本书特色

国学大书院 全新升级软精装锁线装订精编本! 精编精译,旁注解读,辅以案例,轻松读懂墨家学说之精髓。

先秦墨家学派的代表作。中国辩论性散文的源头。与儒家相对立的学派,在百家争鸣具举足轻重之地位。
1.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之作,百家争鸣的代表之作。
2.原文精校,注释详尽,译文流畅,解读通透,深入领会墨家学说的现世价值。
3.全书双色印刷,特别采用圆脊锁线装帧,内文选用轻型纸,更环保、护眼,更易平摊,方便阅读。

目录

亲士/ 6

修身/ 10

所染/ 14

法仪/ 19

七患/ 23

辞过/ 28

三辩/ 34

尚贤(上)/ 37

尚贤(中)/ 42

尚贤(下)/ 52

尚同(上)/ 58

尚同(中)/ 63

尚同(下)/ 72

兼爱(上)/ 79

兼爱(中)/ 83

兼爱(下)/ 90

非攻(上)/ 101

非攻(中)/ 104

非攻(下)/ 109

节用(上)/ 118

节用(中)/ 122

节葬(下)/ 126

天志(上)/ 137

天志(中)/ 143

天志(下)/ 153

明鬼/ 162

非乐(上)/ 175

非命(上)/ 182

非命(中)/ 189

非命(下)/ 194

非儒(下)/ 201

大取/ 209

小取/ 218

耕柱/ 223

贵义/ 233

公孟/ 241

鲁问/ 252

公输/ 265

备高临/ 269

备梯/ 272

备水/ 277

备突/ 279

备穴/ 281

迎敌祠/ 288

号令/ 293

杂守/ 311

节选

亲士 1 ※ 原文 入国 2 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 注释 1 亲士:亲近贤能之人。2 入国:“入”疑“乂”之形误,乂国即治国。 ※ 译文 治理一个国家而不关心贤士,那么这个国家就会灭亡。见到贤德的人而不急于任用,他们就不会尽心尽力辅佐君主。没有比任用贤能的人更急迫的事情了,没有贤德的人才,就没有人与国君一起谋划天下大事。怠慢贤才,轻视贤士,而又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事,那是从未有过的。 从前,晋文公曾经长期流亡国外,而后来成为天下盟主;齐桓公也曾出走国外,最后称霸诸侯;越王勾践受过吴王战败的受辱,最终成为威慑中原诸国的贤君。这三个国君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扬名于天下,都是由于他们的国家曾遭受困境、个人曾蒙受奇耻大辱的缘故。最高明的当然是不失败,其次是失败了但能反败为胜,有所成就,这才叫善于用人。 ※ 原文 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 1 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是故偪臣 2 伤君,谄下伤上。君必有弗弗 3 之臣,上必有詻詻 4 之下,分议者延延 5, 而支苟 6 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暗,远臣则唫,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 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 注释 1 内:依俞樾校,读“纳”(即“退”的意思)。2 偪臣:权臣。3 弗:通“拂”。 违背。4 詻(è)詻:同“谔谔”,直言争辩。5 延延:通“炎炎”。各执一词不退让的样子。6 支苟:互相谴责。 ※ 译文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不是没有安定的居处,而是自己没有一颗安定的心;也不是我个人没有足够的财产,而是自己没有一颗满足的心。”所以君子要自己勤于操劳,做那些难办的事,而让别人承担容易的事;一般人则恰恰相反,常常自己办理容易的事情,而把困难推给别人。君子得志时不改变他们的志向,失意时能深刻反省,即使处于逆境或于平庸的百姓中间,也始终没有怨恨之心,这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的缘故。所以愿意去办那些难办的事情,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没有听说过拈轻怕重的人,可以避免他所厌恶的结果。因此,权臣会危及国君,谄媚的臣下会伤害君长。国君一定要有敢于进谏的臣下,上级一定要有直言进谏的下属,分辩议事,可以激烈争辩,直言无忌,只有如此,才能够保国长存。大臣如果只看重自己的禄位,而不进谏,国君左右的人都默不作声,地方官员也闭口暗叹,那么百姓的怨恨就会郁结于心。国君身边的那些谄谀奉承之人,好的建议、主张都被他们拦截了,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夏桀、商纣不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贤士吗?结果呢?自己被杀而且丧失了天下。因此说:送给他国家重宝,还不如推举贤德的人。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墨子(精编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8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