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庸视域下论语尧曰跨文化英译方法研究

封面

作者:蔡新乐

页数:31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03998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对“以儒解儒”的儒家经典外译的方法论进行探索,乃是儒家翻译研究的历史使命。本书着眼于此,以《论语·尧曰》为中心,力图走出儒家经文的传译难脱西方思想同化的困局,试图阐发中庸之道在跨文化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蔡新乐,文学博士,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兼任南京大学和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及翻译学。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译著、专著二十余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以“中庸”解《论语》
第二节 《尧日》的语文学和哲学解释的分歧
第三节 中庸之理及其方法论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 二帝授命之“心法”的语内释解及其跨文化传译的“中道之法”
第一节 世俗的语言与经文的高雅:被降格的追求及其后果
第二节 英译:被异化的“天”、被偏离的“中”与被否定的“永终”
第三节 “执中”之“中”导向下的译解

第三章 “五美”之“求仁而得仁”与使“事物回归自身”之译
第一节 “惠而不费”的释解导向及其三层意蕴
第二节 不依“中道”的今译的问题
第三节 全无“中道”意识的英译及其问题
第四节 “五美”的新译:“君子”与“仁”的英文处理何以体现“中庸”精神
第五节 余论:“尊尊、贤贤、亲亲”与“生生本本”之秘

第四章 “三知”与“天命”、“礼”和“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消极阐释有效吗?
第二节 纠缠于人事的今译
第三节 并不期许“高明”的英译
第四节 “中庸”引导下的“天人相合”在“三知”之中的体现
第五节 “天命”与“召唤”
第六节 “知”与“体知”
第七节 “言”与“大言”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庸视域下论语尧曰跨文化英译方法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8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