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传播学视域下的茶文化典籍英译研究

封面

作者:龙明慧

页数:269页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81969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七章, 主要内容包括: 绪论、传播学与茶文化典籍翻译研究、茶文化典籍翻译的外部社会环境、茶文化典籍翻译传播过程、茶文化典籍翻译传播效果等。

作者简介

  龙明慧,博士,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典籍翻译和多模态翻译。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茶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中国茶文化典籍翻译的重要性
第三节 中国茶文化典籍英译及英译研究现状

第二章 传播学与茶文化典籍翻译研究
第一节 翻译的传播本质
第二节 传播学视角研究翻译的优势
第三节 茶文化典籍翻译研究的传播学视角

第三章 茶文化典籍翻译的外部社会环境
第一节 中国茶在西方的传播
第二节 《茶经》各译本出现的时代背景
第三节 西方茶书出版和茶文化网站对《茶经》译本传播的影响

第四章 茶文化典籍翻译传播过程
第一节 茶文化典籍翻译传播主体
第二节 茶文化典籍翻译传播内容
第三节 茶文化典籍翻译传播媒介
第四节 茶文化典籍翻译传播受众

第五章 茶文化典籍翻译传播效果
第一节 茶文化典籍译本销售、馆藏及读者反馈概况
第二节 茶文化典籍译本多层次传播效果

第六章 数字化时代茶文化典籍复译模式
第一节 数字化时代新媒介的发展
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改变
第三节 数字化时代茶文化典籍翻译内容选择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茶文化典籍创新翻译方式
第五节 数字化时代茶文化典籍译本创新出版模式
第六节 数字化时代茶文化典籍翻译主体合作模式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节选

  《传播学视域下的茶文化典籍英译研究》:  第二节 传播学视角研究翻译的优势  不管何种视角的翻译研究都不会否认翻译是一种传播活动,只不过不同于普通传播活动,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翻译具有两重本质:一是和普通传播活动共有的传播本质,二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本质。这就注定了传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于翻译研究,而传播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视角翻译研究的特点。这些特点也体现出传播学视角研究翻译对于整个翻译学长足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传播学视角下翻译研究的特点  翻译除了有其独特的跨语言跨文化特性,还具备传播的基本特性,忽略对其基本传播特性的研究必然导致对翻译认识的局限性。而从传播学视角看翻译,我们可以对翻译活动有更全面的认识,因为在传播学的结构模式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把翻译研究置于传播学结构框架中,“会使我们的眼界大为开阔,使我们对信源、信道、信息、信宿、信源与信宿的关系、效果和目的与场合等一系列要素做系统的、动态的研究”。选择传播学的结构框架作为翻译学的机体结构模式,翻译研究可以呈现出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综合性、实用性等特点。  从传播学视角看翻译,我们会更倾向于将翻译视为一个具有整体连贯性的活动进行考察。从翻译传播的外部环境、译作选择到译作生成,再到译作出版、发行推广整个翻译传播过程涉及的各个要素,都会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同时,在传播学框架下,翻译过程中涉及的各个要素也不会被视为静止的、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共存于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例如,我们如今已经处在一个数字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媒介和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应地,翻译传播的主体、翻译受众的阅读习惯、翻译内容、翻译策略的选择也都会受其影响。那么对译本进行评价时,就需要同时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之中,才能保证对译本翻译传播效果的评价是客观公允的。而在翻译实践中,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译本传播和接受的各种因素,我们才能保证翻译的有效性,真正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流目的。  在翻译研究过程中关注各种要素的影响,也有助于突出翻译研究的开放性,“使凡是与之有关的各学科的知识、方法,都能渗透进这个系统中来”,而翻译研究只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再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最后,传播学视角的翻译研究会特别注重翻译的传播效果,而传播效果并不等于简单的翻译质量,也不是由译作是否忠实传达了原文的各种信息,或者简单地让译文读者获得和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来决定的。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传播学视域下的茶文化典籍英译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5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