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苏新民等2人
页数:228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93261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临床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本课程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人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经络学说、体质、病因病机、疾病的防治及康复原则等,是学习中医学其它各门课程的基础。本书在保证重点突出的原则下,叙述简明,深入浅出,符合职业教育的教育特色和教学模式,以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三章 藏象
节 脏腑
第二节 形体与官窍
第三节 神与志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第五章 经络
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 体质
节 体质概述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第三节 体质的生理变化
第四节 体质的分类
第五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七章 病因
节 外感病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第四节 其他病因
第八章 病机
节 发病
第二节 基本病机
第三节 疾病演变
第九章 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节 养生原则
第二节 预防原则
第三节 治疗原则
第四节 康复原则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三章 藏象
节 脏腑
第二节 形体与官窍
第三节 神与志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第五章 经络
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 体质
节 体质概述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第三节 体质的生理变化
第四节 体质的分类
第五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七章 病因
节 外感病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第四节 其他病因
第八章 病机
节 发病
第二节 基本病机
第三节 疾病演变
第九章 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节 养生原则
第二节 预防原则
第三节 治疗原则
第四节 康复原则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基础理论[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创新教材]-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23/20230107/3/B891659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