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伯塔·卡佩罗
页数:361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096833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卡佩罗的《区域经济学(第二版)》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全面、最新的区域经济学著作,也是国际区域经济学界最具有影响力的教材和参考书。第二版,全面修订了第一版的内容,补充了过去十来年在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新的进展。本书以空间概念为主线,把古典区位理论以来的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思想进行了概括总结和归纳整理,具体包括:以实体空间为基础的区位理论、以抽象空间为基础的区域增长理论、以多元联系为基础的地区发展理论、以多元实体空间为基础的区域增长理论等。本书,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以及空间规划学科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也可以作为从事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Roberta Capello(罗伯塔·卡佩罗),
女,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空间经济学系,经济学博士,现任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管理学、经济学与工业工程学部全职教授,国际知名的区域经济学家,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区域科学研究工作。
目录
绪论
一、经济学与空间
二、区位和实体度量空间
三、区域经济增长和均质抽象空间
四、地区发展和多元联系空间
五、区域经济增长和多元程式化空间
六、走向理论的融合: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地域基础
七、趋同理论和趋异理论:现已被取代的差别
八、理论的独特要素: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 区位理论:实体度量空间
第一章 聚集与区位
一、聚集经济与运输成本
二、地方化经济与运输成本
三、市场规模与运输成本
四、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
五、空间需求、市场均衡与厂商区位
六、区位选择中的相互依赖:霍特林模型
七、评价
八、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达性与区位
一、通达性与运输成本:土地价值与利用
二、农业活动区位:杜能模型
三、厂商的城市区位:阿朗索模型
四、城市中的家庭区位
五、一般均衡模型的新进展
六、评论
七、广义的可达性与引力模型
八、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等级与区位
一、城市等级与城市体系
二、地理学方法:克里斯泰勒模型
三、经济学方法:廖什模型
四、两个模型的评价
五、近期的一些研究进展
六、研究城市体系的新理论:城市网络
七、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区域增长理论:均质抽象空间
第四章 生产结构与发展
一、区域增长与发展的不同解释
二、不同的空间概念
三、发展阶段论
四、发展阶段与差距
五、产业结构与区域增长:偏移—份额分析法
六、中心外围方法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需求
一、需求与区域增长
二、区际联系:账户与宏观经济因素
三、出口地区:输出基础模型
四、输出基础模型的评价
一、经济学与空间
二、区位和实体度量空间
三、区域经济增长和均质抽象空间
四、地区发展和多元联系空间
五、区域经济增长和多元程式化空间
六、走向理论的融合: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地域基础
七、趋同理论和趋异理论:现已被取代的差别
八、理论的独特要素: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 区位理论:实体度量空间
第一章 聚集与区位
一、聚集经济与运输成本
二、地方化经济与运输成本
三、市场规模与运输成本
四、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
五、空间需求、市场均衡与厂商区位
六、区位选择中的相互依赖:霍特林模型
七、评价
八、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达性与区位
一、通达性与运输成本:土地价值与利用
二、农业活动区位:杜能模型
三、厂商的城市区位:阿朗索模型
四、城市中的家庭区位
五、一般均衡模型的新进展
六、评论
七、广义的可达性与引力模型
八、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等级与区位
一、城市等级与城市体系
二、地理学方法:克里斯泰勒模型
三、经济学方法:廖什模型
四、两个模型的评价
五、近期的一些研究进展
六、研究城市体系的新理论:城市网络
七、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区域增长理论:均质抽象空间
第四章 生产结构与发展
一、区域增长与发展的不同解释
二、不同的空间概念
三、发展阶段论
四、发展阶段与差距
五、产业结构与区域增长:偏移—份额分析法
六、中心外围方法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需求
一、需求与区域增长
二、区际联系:账户与宏观经济因素
三、出口地区:输出基础模型
四、输出基础模型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