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丁生喜等著
页数:324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36400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从“区域经济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区域经济分异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的脉络来编排上篇——区域经济基础理论,构成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了突出实践性和区域性,精心选择了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创新团队教师在青海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所做的五项专题研究成果,构成下篇——青海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专题,从具体案例出发,阐释了相应理论的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丁生喜: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承担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从事青藏高原区域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第一最科研项目3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得青海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青海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区域经济相关学术论文30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区域经济学》教材1部。主持完成《区域经济学》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重点课程建设,负责青海大学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区域经济学创新团队”建设。主要负责本书区域经济理论部分的编写,以及“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内容的撰写。
王健: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承担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从事青藏高原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研究。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其它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横向研究项目5项。主持完成的主要课题有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基于收入分配差距的青海藏区社会差异问题研究》;2009年度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项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系统融资规划》;青海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青海省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负责本书“关于在国家层面推进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研究”内容的撰写。
曲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承担制度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从事青藏高原制度保障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合作出版学术著作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6项。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完成中加政府合作项目(PPOP)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级课题6项。曾获青海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海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青海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负责本书“青海省‘十三五’区域经济合作新趋势与扩大开放问题研究”内容的撰写。
殷颂葵:副教授,硕士,承担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从事青海省区域发展与政策问题研究。主持校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委托课题的研究报告和商务部委托课题的研究报告。负责本书“青海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内容的撰写。
孙立霞:副教授,硕士,承担微观经济学、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区域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从事青海省产业发展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1项,省部级横向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负责本书“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以柴达木地区为例”内容的撰写。
本书特色
区域经济热点系列?中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就业、分配等领域的矛盾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社会在转型,经济在转型,国家治理也在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能够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汇集起来,形成研究合力,我们特别策划了“区域经济热点系列?中国”,希望能够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诚邀各位致力于区域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加入“区域经济热点系列”的作者团队,一起打造区域经济经典学术品牌。
《区域经济理论与青海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一书是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创新团队“教—学—研”互动的教学理念的一次实践,也是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