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封面

作者:孙久文

页数:33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01186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区域经济学理论及其在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全书共15章,包括六大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区际关系,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和区域经济学发展展望。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块。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中国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可以作为区域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为政府官员提供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及分析现实区域经济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中外企业家和投资者研究、了解中国区域投资环境及地区差异提供导引。

作者简介

孙久文,男,1956年生,北京市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主要学科领域为区域经济、区域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和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专著《区域经济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等在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励。

相关资料

插图:(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知识经济尽管以知识、经济充分物化、极度丰富为前提,但仍是与知识、经济的人化过程相一致的。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全面文明进步的表现,因为人与社会正在成为社会经济文化一切活动的核心,人正成为企业、公司一切运作的核心和目的。1.人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人是知识、经济动作的核心与目的,是知识经济化的中介。同时,人又是知识、经济实体,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因此,人在知识经济化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是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焦点。在封建时代和农业文明中,土地、水利是社会发展最关键的经济因素;在传统工业社会和传统工业文明中,商品、资本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关键的经济因素;在现代社会的现代文明中,人才、知识、信息、科技、文化正在成为社会发展最关键的经济因素。2.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人才与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知识经济的特点,也使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资源。“日本模式”就是人力资源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范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战争中沦为一片废墟的日本,工业和农业资源、商品、资本都严重缺乏,但却保留了几千万高素质的人才大军,在缺乏资源、资金的条件下,日本努力发挥人才优势,恰好跟上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产业知识化、信息化、人才化的新趋势,依靠人才优势,迅速恢复,迅猛崛起。在知识经济化中,人才直接起着中介融合作用,知识、科技、信息等大知识要素与资源、资金、商品、区位等大经济要素的结合、融合、统一,都直接体现在人身上,统一在人之中。人既是知识、科技、信息的文化载体和创造者,又直接构成了现代文明最稀缺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最根本的经济动力。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化举足轻重的加速动力,对于知识经济化起着动力加速的作用。由于人的需求、人的发展与知识经济化相辅相成,因此,人类社会、人类群体与知识经济化相互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互动关系。世界经济日益依靠人才动力,是知识经济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表明人在世界经济和知识化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经济增长几乎有80%要依靠知识增长、科技进步,也就是主要靠人和知识的因素,实现加速增长。今天,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以指数的速度发展着,某些方面

本书特色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第二章 区域资源环境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第五章 区域产业布局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指向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第四节 新产业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第六章 区域贸易
 第一节 古典区域贸易理论
 第二节 现代贸易理论
 第三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
第七章 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第八章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第四节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九章 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第一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
 第三节 能源的建设与发展
 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十一章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经济重心的判断
 第二节 区域经济核心与外围的关系
 第三节 经济区划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区域经济规划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第十四章 区域投资环境与地区形象塑造
 第一节 区域投资环境
 第二节 地区形象塑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学发展展望
 第一节 21世纪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第二节 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综合与分化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对区域经济运行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节选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2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区域经济学理论及其在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是《区域经济学教程(第2版)》的重要特点。全书共15章,包括六大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区际关系,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和区域经济学发展展望。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块。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中国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区域经济学教程(第2版)》可以作为区域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为政府官员提供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及分析现实区域经济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中外企业家和投资者研究、了解中国区域投资环境及地区差异提供导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7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