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翔著
页数:249页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41973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和记洋行与民国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突出和记洋行的发展与近代不平等条约制度保护相关性的问题, 强调其资本积累等方面的内容。本书结合历史资料, 细致考证和记洋行红色文化, 形成理解百年南京党史生动且详实的读本。本书一方面可以全面呈现和记洋行的历史过程, 与近代南京的历史联结, 另一方面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记洋行红色文化的来龙去脉, 深刻理解其作为近代重要工业文化遗址的历史文化意义和价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朱翔,男,1981年生,江苏南京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台湾与两岸关系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入选《环球时报》第二届“希望英才”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成员,江苏省铁路红色故事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主持课程思政《走进宝岛台湾》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南京和记洋行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近代南京开埠
第二节 联合冷藏公司来华投资
第三节 和记洋行的业务发展
第四节 社会变迁与和记洋行的衰落
第五节 和记洋行的蛋庄与原料来源
第六节 和记洋行与茂昌公司的市场竞争
第二章 南京和记洋行与近代土地主权交涉
第一节 来芜湖:租地权益的争论
第二节 到南京:强征土地的官司
第三章 南京和记洋行与近代英国外事保护
第一节 “一战”与骡马出口的交涉
第二节 和记洋行与耕牛问题的思考
第三节 和记洋行的铜钱交易与金融市场
第四节 和记洋行抗税问题与英国外事辩护
第四章 觉醒年代:五卅运动在南京与和记洋行工人政治
第一节 东南大学大礼堂的热血青春
第二节 南京城内的救亡,洋行门前的呐喊
第三节 劫持买办罗步洲
第四节 持续谈判与工人的复工
第五节 再起波澜的“七三一惨案”
第五章 信仰的力量:和记洋行“四三惨案”和雨花英烈精神
第一节 和记洋行工会的成立
第二节 邓定海烈士的革命事迹
第三节 “四三惨案”的红色故事
第四节 青春赞歌:南京学生的声援运动
第五节 国民党政权的严厉镇压
第六节 “四三惨案”与革命道路的思考
第六章 南京和记洋行的历史落幕
第一节 无可奈何花落去:和记洋行关厂歇业
第二节 江边的“避难所”:和记洋行与南京大屠杀
第三节 和记洋行离开了中国
结语
附录1 近代实业家韩永清的几段史实考证
附录2 经济调查:《南京和记洋行之一瞥》
附录3 孙正佛先生的口述采访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南京和记洋行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近代南京开埠
第二节 联合冷藏公司来华投资
第三节 和记洋行的业务发展
第四节 社会变迁与和记洋行的衰落
第五节 和记洋行的蛋庄与原料来源
第六节 和记洋行与茂昌公司的市场竞争
第二章 南京和记洋行与近代土地主权交涉
第一节 来芜湖:租地权益的争论
第二节 到南京:强征土地的官司
第三章 南京和记洋行与近代英国外事保护
第一节 “一战”与骡马出口的交涉
第二节 和记洋行与耕牛问题的思考
第三节 和记洋行的铜钱交易与金融市场
第四节 和记洋行抗税问题与英国外事辩护
第四章 觉醒年代:五卅运动在南京与和记洋行工人政治
第一节 东南大学大礼堂的热血青春
第二节 南京城内的救亡,洋行门前的呐喊
第三节 劫持买办罗步洲
第四节 持续谈判与工人的复工
第五节 再起波澜的“七三一惨案”
第五章 信仰的力量:和记洋行“四三惨案”和雨花英烈精神
第一节 和记洋行工会的成立
第二节 邓定海烈士的革命事迹
第三节 “四三惨案”的红色故事
第四节 青春赞歌:南京学生的声援运动
第五节 国民党政权的严厉镇压
第六节 “四三惨案”与革命道路的思考
第六章 南京和记洋行的历史落幕
第一节 无可奈何花落去:和记洋行关厂歇业
第二节 江边的“避难所”:和记洋行与南京大屠杀
第三节 和记洋行离开了中国
结语
附录1 近代实业家韩永清的几段史实考证
附录2 经济调查:《南京和记洋行之一瞥》
附录3 孙正佛先生的口述采访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