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志刚等编
页数:380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531000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之期,回顾一百年前1911年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先后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广西、安徽、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宣布独立,大清皇帝退位,以至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民主制度的中华民国,成为亚洲第一共和国。由于1911年适为中国夏历(农历)辛亥年,故有称之为辛亥革命。
本书特色
李志刚和冯达文主编的《近代人物与近代思潮》内容介绍: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之期,回顾一百年前1911年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先后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广西、安徽、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宣布独立,大清皇帝退位,以至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民主制度的中华民国,成为亚洲首个共和国。由于1911年适为中国夏历(农历)辛亥年,故有称之为辛亥革命。
目录
节选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之期,回顾一百年前1911年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先后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广西、安徽、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宣布独立,大清皇帝退位,以至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民主制度的中华民国,成为亚洲首个共和国。由于1911年适为中国夏历(农历)辛亥年,故有称之为辛亥革命。而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经过1895年(乙未)广州之役;1900年(庚子)大通战役、汉口之役、惠州之役;1902年(壬寅)广州之役;1903年(癸卯)临安之役;1904年(甲辰)长沙之役;1906年(丙午)萍浏之役;1907年(丁未)安庆之役、绍兴之役、潮州黄冈之役、惠州七女湖之役、防城之役、汕尾之役、镇南关之役;1908年(戊申)马笃山之役、河口之役、安庆之役;1910年(庚戌)广州新军之役;1911年(辛亥)广州三二九之役、10月10日武昌之役,前后17年问各地起义计有20次;但均告失败,最后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革命才成功。所以论及“辛亥革命”,在狭义上是以武昌起义而言;在广义上应包括辛亥革命各次起义的整体性。其中1894年兴中会创设,以至1905年改组为中国同盟会,均由孙中山首倡,由是促成历次革命的起义。所以论及辛亥革命运动,尤应探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缘起,以及革命组织的结合和革命行动的推广。 二、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缘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