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数字经济学导论(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封面

作者:任保平等

页数:29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307052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靠前,正在成为重组优选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优选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数字经济发展的经验、事实和材料为基础,在最近几年研究新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基础上,探讨数字经济以及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发展规律。本教材重点阐释了数字经济的基本理论、数字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数字经济带来的改变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战略和挑战。
本教材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管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经济学研究中参考、阅读。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数字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1

第二节 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6

第三节 数字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体系 15

本章提要 18

第二章 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20

第一节 数字经济学的相关概念 20

第二节 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变化 24

第三节 数字经济的内涵界定 28

本章提要 32

第三章 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及特征 34

第一节 数字经济的生产者 34

第二节 数字经济的消费者及其网络外部性 39

第三节 数据要素 42

本章提要 45

第四章 数字经济的技术支撑 47

第一节 数字通用技术 47

第二节 数字经济的主要技术形式 53

第三节 物联网 60

本章提要 64

第五章 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支撑 66

第一节 新型基础设施的含义 66

第二节 新型基础设施的特征 70

第三节 新型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 73

第四节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 76

本章提要 80

第六章 万物互联 82

第一节 万物互联的概念 82

第二节 万物互联的特征 86

第三节 万物互联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88

第四节 万物互联的典型案例 91

本章提要 96

第七章 平台经济 98

第一节 平台经济的概念 98

第二节 平台经济的特征 101

第三节 平台经济带来的改变和挑战 104

第四节 平台经济的典型案例 108

本章提要 110

第八章 人工智能 112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概念 112

第二节 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 114

第三节 人工智能的特征 117

第四节 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与挑战 118

第五节 人工智能应用典型案例 121

本章提要 125

第九章 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 126

第一节 企业数字化革命 126

第二节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 131

第三节 企业数字化战略应对 136

第四节 企业数字化管理 141

本章提要 146

第十章 中观:产业数字化改造 148

第一节 新数字产业的形成 148

第二节 产业数字化转型 151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产业业态的影响 157

第四节 数字技术对商业模式的影响 158

本章提要 161

第十一章 中观:数字金融 163

第一节 数字金融的含义、度量与特征 163

第二节 数字金融的特有风险 167

第三节 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联系和区别 170

第四节 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 172

第五节 数字金融发展的未来趋势 181

本章提要 184

第十二章 宏观:数字经济重塑增长新动力 186

第一节 数字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 186

第二节 数字经济提升生产率的逻辑 189

第三节 数字经济重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92

本章提要 195

第十三章 宏观:数字贸易 197

第一节 数字贸易的含义 197

第二节 数字贸易的特征 205

第三节 发展数字贸易的策略和路径 209

本章提要 214

第十四章 宏观: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216

第一节 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含义 216

第二节 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困境 220

第三节 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政策 225

本章提要 228

第十五章 数字经济的统计测算 230

第一节 数字经济测算的对比法:测度指标体系 230

第二节 数字经济测算的直接法:规模核算 234

第三节 中国构建数字经济统计测度的意义及可能方向 238

本章提要 241

第十六章 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243

第一节 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和规划 243

第二节 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252

第三节 中国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思路 256

本章提要 261

第十七章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应对 263

第一节 数字经济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263

第二节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及其应对 264

第三节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失业问题及其应对 267

第四节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平台垄断问题及其应对 268

第五节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及其应对 271

第六节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信息茧房问题及其应对 274

第七节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隐私保护问题及其应对 275

本章提要 276

第十八章 数字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278

第一节 数字经济对全球化的影响 278

第二节 全球数字经济新形势与挑战 282

第三节 建设世界数字经济共同体 286

第四节 数字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与应对 292

本章提要 295

节选

第一章 绪论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人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通过提高生产和组织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人类经济生活的新变化,而且给经济学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说古典经济学是农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学,那么数字经济使人类进入到了复杂经济学时代。本章作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数字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以及数字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内容体系。 第一节数字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数字经济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结构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目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本节主要介绍世界范围内和中国数字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一、全球数字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进入21世纪,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催生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颠覆性变革,驱动数据资源指数级增长和裂变式衍生,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已然来临。总体来看,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全球数字经济的产生阶段 信息技术是数字经济产生的技术背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的产生。1941年康拉德?楚泽在德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电磁式计算机Z3,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人类社会进入电脑时代,拉开了数字经济的序幕。20世纪60年代末半导体产业的兴起,为数字经济提供了物理载体,人类开始将数字信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标志着数字经济进入产生阶段。 数字化的信息开始发挥动态性、可复制和低成本的优势,不但大幅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成本,而且扩大了经济活动的范围。伴随着大型企业内部网的建设和专用数据软件的开发,企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进入数字产生阶段后,由于信息传递的效率大幅提升,企业内外部的边界出现模糊。需求信息的实时、动态传输,催生了需求导向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供应链构成,模糊了生产与消费的边界。企业层面内部结构不断下沉、缩减与融合,越来越扁平化。外部的企业间合作基于核心—技术和需求开展,更多的跨部门和跨行业协作,推动了不同的行业与商业模式的整合。在国家层面,由于数字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出不再受距离与时间的限制,虚拟产品的国际贸易和跨国界生产的虚拟组织出现,跨国企业全球管理成本大幅度下降,推动了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 2.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在产业互联网的推动下,全球掀起了数字经济的浪潮,这一时期数字信息通过互联网开始改变了传统经济活动的方式和基本规律,数字经济进入了发展阶段。1991年6月,全球联网的商业用户首次超过学术研究用户,标志着数字网络阶段的真正开启。1995年前后互联网的商用价值的开启,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建设和应用的高速发展是这一阶段数字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征。 这一阶段数字经济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核心是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网络阶段之前的信息制造往往是单向、单线程的,由于网络参与者的互动,数字化信息的制造开始成为双向、多向和多线程的,这改变了数字经济增长的规律。建立在数字网络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其边际效益是随着参与网络的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增长的,并呈现指数增长的规律。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布局起步较早。美国是全球最早布局数字经济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就启动了“信息高速公路”战略。 3.全球数字经济的大发展阶段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运用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大发展。 数字经济真正的爆发式增长发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IBM公司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并推动了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2007年苹果公司第一代智能手机上市,移动互联网跨入了新时代,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应运而生。 英国是最早出台数字经济政策的国家,2009年发布“数字英国”计划,是数字化首次以国家顶层设计的形式出现。德国积极践行“工业4.0”,不断升级高科技创新战略,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日本政府早在2001年就提出“e-Japan战略”,从2013年开始致力于建设“超智能社会”。 未来数字经济会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世界将进一步连通,这最终将推动第三波全球化浪潮的到来。2016年9月,G20(group of twenty,20国集团)通过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提出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的一些共识、原则和关键领域。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快布局数字经济抢占数字时代发展先机,世界数字经济进入大发展阶段。2016年7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成立“数字贸易工作组”,旨在帮助本国企业扫清阻碍全球数字贸易的壁垒。2017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互联工业”战略,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应用到生产制造领域。2018年5月25日欧盟正式实施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极大地提升了隐私保护标准和科技企业合规成本,并在2020年2月19日发布由三份政策文件组成的“数字新政”,意图打造中美以外的“数字化第三极”。同时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重点在数字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特定领域发力。预计到2023年,数字经济的产值将占全球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的62%,世界将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二、中国数字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数字经济的主要商业模式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演变,从信息传播到电子商务,从网络服务到智能决策,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企业不断涌现。 1.中国数字经济的产生阶段:1994~2002年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进入互联网时代,开始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以互联网行业崛起为显著特征,一大批业内的先锋企业相继成立。三大门户网站网易、搜狐、新浪先后创立,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网站进入初创阶段,百度、腾讯等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得到空前发展。这一阶段是信息互联网时代,中国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仍较为单一,以新闻门户、邮箱业务、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业态,增值服务以信息传播和获取为中心。这一时期初创企业模仿国外成功商业模式的现象极为普遍,技术创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流量争夺和用户积累是竞争的核心内容。 2.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2003~2015年 中国数字经济于2003年至2015年间步入高速增长期。随着互联网用户增长率持续保持两位数,以网络零售为代表的电子商务首先发力,带动数字经济由萌芽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推出个人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并在此后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C2C(consumer to consumer,顾客对顾客电子商务)平台;2003年下半年,阿里巴巴推出的支付宝业务,则逐渐成为第三方支付领域的龙头。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2007年国家发布《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将电子商务服务业确定为国家重要的新兴产业。同时,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使网民个体能够对社会经济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到2012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首次超过台式电脑,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2013年以来,互联网行业迎来移动端时代,中国数字经济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开始进入提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数字经济业态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传统行业互联网化。以网络零售为基础,生活服务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向线上转移。二是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创新不断涌现。以摩拜、ofo为代表的共享出行业态,突破了原有共享单车的“有桩”模式,通过以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方式,为中国数字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3.中国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阶段:2015年至今 中国数字经济政策在早期以信息化建设和鼓励电子商务发展为主,自2015年起“互联网+”相关政策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以2015年7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重要开端,习近平围绕数字经济相关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同时各部委密集出台了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2016年G20杭州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G20创新增长蓝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数字经济的概念日益受到关注。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增了数字创意产业。 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这也是“人工智能”这一表述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8年起,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对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2019年10月20日下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会议发布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并向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区)、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授牌,正式启动试验区创建工作。2020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务,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化生态体系。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培育发展共享经济新业态。2021年5月14日国家统计局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这一分类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依据G20杭州峰会提出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确定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了第34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2022年《求是》杂志第2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提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数字经济学导论(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63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