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顾文艳
页数:37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03980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德语世界接受视阈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研究对象,采取多角度全景阐述的方法,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地区传播与接受的形态与历程。通过史料研究、文学文本分析、历史叙述、现象剖析归纳,本书在文学社会学的整体方法论导向下采用多角度全景阐述的方法,从跨文化文学传播过程中各环节不同参与方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全面地勾画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传播与接受的历史与现实面貌。本书最后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的接受历程中找出一条兼具主观个人审美和客观政治参照、本土传统守卫和异域文化瞭望的辩证性特征主线。这条延续至今的特征主线在本书最后回到共时的文学交流实践,其相关结论阐述对中国当代文学在德语地区的进一步传播与接受也具有文化战略层面上的实际意义。
作者简介
顾文艳,1991年生,复旦大学与德国科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化关系、现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博士学位论文。通过史料梳理、文学文本分析、历史叙述、现象剖析归纳,在文学社会学的整体方法论导向下,采用多角度全景阐述的方法,从跨文化文学传播过程中各环节不同参与方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全面地勾画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传播与接受的历史与现实面貌。本书最后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的接受历程中找出一条兼具主观个人审美和客观政治参照、本土传统守卫和异域文化嘹望的辩证性特征主线。这条延续至今的特征主线也体现于当下共时的文学交流实践,对中国文学在德语地区的进一步传播与接受,也具有文化战略层面上的启示意义。
目录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传播的历史叙述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传播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问题和方法
第一章 通向现实与“真实”:冷战后期知识界的文学守望
第一节 联邦德国知识分子的中国情结
第二节 政策迭绕下的民主德国文学与汉学接受
第二章 后革命时代的寓言:德语作家对鲁迅的互文性接受
第一节 民主德国阿Q的革命寓言:克里斯托夫·海因的《阿Q正传》戏剧改编
第二节 联邦德国幻灭者的讽喻:恩岑斯贝格对《起死》的广播剧改写
第三章 文学与机制的相遇:德语文学机制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一节 走进德语文学机制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德语翻译与出版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德语分发与接受
第四章 作家的分野:德语文学公共领域的中国作者身份构建
第一节 在清醒中升华:北岛在德语世界的接受
第二节 “道德惯例”的文学挑战:德语文坛争议中的莫言
第三节 中国作家在德接受的形态结构
结语 辩证性的文学守望
附录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德译出版目录:1949—2020
附录二 个人与政治之间——布赫访谈
附录三 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与出版的困境——顾彬访谈
附录四 中国现当代文学德译传播背后的故事——魏格林访谈
附录五 德国学者西文原名、中文名、译名对照一览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