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封面

作者:李怡

页数:430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24543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包括绪论、尾篇计21章,系统讲述自1917年至21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概况及经典作品,共计五十万字左右。全书各章节由基础知识、经典阅渎与知识延伸几个基本板块组成。全书精选中国现当代文学诸多经典作品的精彩篇章,以对经典的赏析、阐释为核心,以简明、精当的文学史知识的概述作为历史教育的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 该书适用于大专院校文科专业师生及社会相关专业研究者。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运动中的新文学(1917—1927)
导引
第一章 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
第一节 鲁迅的人生与文学
第二节 鲁迅的小说
第三节 鲁迅的散文
第四节 鲁迅的杂文
第二章 白话新诗的创立发展与郭沫若
第一节 白话新诗的创立发展
第二节 郭沫若的《女神》及其他诗歌
第三节 前期新月派诗歌
第四节 早期象征主义诗歌
第五节 其他诗人的创作
第三章 现代小说的新探索
第一节 社会问题小说
第二节 自叙传抒情小说
第三节 乡土小说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新貌
第一节 《新青年》作家散文
第二节 “文研会”作家散文
第三节 创造社作家散文
第四节 新月社作家散文
第五章 现代话剧的萌芽
第一节 社会问题剧与早期写实戏剧
第二节 创造社戏剧与中国现代话剧的抒情传统
第二编 革命的文学(1927—1937)
导引
第六章 革命文学时代的小说
第一节 茅盾与巴金的小说
第二节 老舍与沈从文的小说
第三节 左翼作家与东北作家群的小说
第四节 新感觉派及其他作家小说
第七章 左翼文学运动时期的诗歌
第一节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
第二节 后期新月诗派
第三节 现代诗派
第八章 左翼文学运动时期的散文
第一节 小品散文
第二节 报告文学与其他散文
第九章 革命文学时代的戏剧创作
第一节 曹禺的戏剧创作
第二节 左翼戏剧和广场戏剧
第三编 战争格局中的文学(1937—1949)
导引
第十章 战争时代的小说
第一节 张爱玲与李劫人的小说
第二节 赵树理小说
第三节 其他小说
第十一章 战争时期的中国诗歌
第一节 艾青、田间与七月诗派
第二节 穆旦与中国新诗派
第三节 其他诗歌创作
第十二章 战争时代的散文
第一节 蓬勃发展的散文
第二节 鲁迅风格的杂文
第十三章 战争时代的话剧
第一节 历史剧的中兴
第二节 大后方话剧的多重奏
第三节 解放区戏剧及其他
第四编 当代文学的转折(1949—1976)
导引
第十四章 转折时期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茹志鹃和她的《百合花》
第二节 柳青和他的《创业史》
第十五章 转折时期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郭小川与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
第二节 李瑛和闻捷的生活抒情诗
第三节 “新民歌”与“天安门诗歌”
第十六章 转折时期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杨朔的散文
第二节 秦牧的散文
第三节 刘白羽的散文
第十七章 转折时期的话剧创作
第一节 郭沫若的《蔡文姬》
第二节 田汉的《关汉卿》
第三节 老舍的《茶馆》
第五编 当代文学的启蒙时代(1977—1989)
导引
第十八章 新启蒙时代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王蒙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 张贤亮的小说创作
第十九章 新启蒙时代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归来的歌:艾青、曾卓和唐浞
第二节 “朦胧诗”:北岛和顾城
第三节 “第三代”:韩东、于坚和海子
第二十章 新启蒙时代的散文、报告文学创作
第一节 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
第二节 杨绛与《干校六记》
第三节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第二十一章 新启蒙时代的话剧创作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剧的深化
第二节 现代主义话剧的探索
尾篇 市场经济与新世纪的到来
第一节 市场化时代的中国文学
第二节 陈忠实与中国小说的繁复状态
第三节 分歧与喧闹中的诗歌
第四节 市场化时代的散文创作
第五节 市场化时代的话剧创作
推荐阅读书目
后记

节选

二、代表作及其导读 孤独者(节选) 鲁迅 故事梗概:在S城时,“我”就听说魏连殳的种种“古怪”,他和“我”一样,也是一个给人当作谈资的人。在寒石山,由于魏连殳祖母的逝世,“我”和他相识,后来“失业”之后与他渐渐熟悉起来,知道“他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并与他就小孩的好坏与未来中国的希望进行了争论。随后,魏连殳失业,在“我”去山阳教书之前,他吞吞吐吐地求我帮着找工作,因为他“还得活几天”。到了山阳之后的“我”,困于生计,也渐渐受到攻击,连给他找工作也成了攻击的材料之一。在一个大雪之夜,“我”想起了他的“还要活几天”的吁求,正好收到他的书信,他说自己当了杜师长的顾问,躬行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他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等“我”不得不离开山阳,辗转大半年回到S城并拜访魏连殳时,发现的却是他的棺材。一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那时我在S城,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此外还有许多零碎的话柄;总之,在S城里也算是一个给人当作谈助的人。有一年的秋天,我在寒石山的一个亲戚家里闲住;他们就姓魏,是连殳的本家。但他们却更不明白他,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 这也不足为奇,中国的兴学虽说已经二十年了,寒石山却连小学也没有。全山村中,只有连殳是出外游学的学生,所以从村人看来,他确是一个异类;但也很妒羡,说他挣得许多钱。 到秋末,山村中痢疾流行了;我也自危,就想回到城中去。那时听说连殳的祖母就染了病,因为是老年,所以很沉重;山中又没有一个医生。所谓他的家属者,其实就只有一个这祖母,雇一名女工简单地过活;他幼小失了父母,就由这祖母抚养成人的。听说她先前也曾经吃过许多苦,现在可是安乐了。但因为他没有家小,家中究竟非常寂寞,这大概也就是大家所谓异样之一端罢。 寒石山离城是旱道一百里,水道七十里,专使人叫连殳去,往返至少就得四天。山村僻陋,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听的大新闻,第二天便轰传她病势已经极重,专差也出发了;可是到四更天竟咽了气,最后的话,是:“为什么不肯给我会一会连殳的呢?……” 族长,近房,他的祖母的母家的亲丁,闲人,聚集了一屋子,豫计连殳的到来,应该已是入殓的时候了。寿材寿衣早已做成,都无须筹画;他们的第一大问题是在怎样对付这“承重孙”,因为逆料他关于一切丧葬仪式,是一定要改变新花样的。聚议之后,大概商定了三大条件,要他必行。一是穿白,二是跪拜,三是请和尚道士做法事。总而言之:是全都照旧。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现当代文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8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