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万千教育学前.培养卓越儿童——幼儿教育中的瑞吉欧教学法

封面

作者:安·卢因-贝纳姆

页数:288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84374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瑞吉欧幼儿教育被誉为世界三大幼教体系之一,受到世界各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立足于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创办了卓越的魔豆早期学习中心。《培养卓越儿童:幼儿教育中的瑞吉欧教学法》是作者40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内容涉及瑞吉欧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环境创设、课程评价、教师角色、家园合作等。作者在书中没有进行大量的理论铺陈,而是通过描述魔豆中心里真实的实践案例来生动地阐述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境开展高质量的瑞吉欧项目式教学活动的要旨,可以帮助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理解和运用瑞吉欧教学法,有效探究幼儿的“一百种语言”,最终帮助幼儿成长为卓越的学习者。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安·卢因-贝纳姆(Ann Lewin-Benham) 美国瑞吉欧教育专家,从事幼儿教育工作40余年,创办和管理了被瑞吉欧?艾米利亚市属幼儿园认可的魔豆早期学习中心(Model Early Learning Center,MELC)。她致力于为经济困难的儿童和家庭开发项目。她在华盛顿特区管理了一家合作日托中心(该中心为华盛顿特区最早成立的合作日托中心之一);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贫困地区创建了一家蒙台梭利教育机构(该机构为这一地区公办学校系统内最早的蒙台梭利教育机构之一);还创建并管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首都儿童博物馆长达20年。 译者简介 叶平枝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学前教育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编委;研究领域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幼儿教师的日常评价、幼儿深度学习等;主持省部级项目9项,参与国家重大、重点课题研究,获得省级奖励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0余部。

本书特色

1.本书由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叶平枝教授主持翻译。
2.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教授、“心流理论之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洪秀敏等8位专家倾情推荐本书。
3.本书基于理论,植根于实践,作者通过讲述魔豆中心里发生的一个个故事,生动地为我们呈现了如何将瑞吉欧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的过程,为我们带来重要的启发。
4.本书内容翔实而紧凑,语言简单直白,一步步地带我们走进瑞吉欧教育的实践情境,在惊喜中感受孩子们的力量,理解孩子们是如何“工作”的,有效探究孩子的“一百种语言”。

目录

第一章 信念、课堂环境和纪律

第一节 塑造实践的信念

第二节 设计一个环境

第三节 帮助儿童自律

第四节 目标:非凡的工作

第二章 理论与实践在此相遇:首批魔豆中心项目

第一节 开启瑞吉欧教学法启发的实践

第二节 儿童的最初体验

第三节 觉醒

第四节 实践中的社会文化理论

第三章 工作室在入学准备中的作用

第一节 秋季体验

第二节 冬季体验

第三节 春季体验

第四节 工作室和工作室教师的作用

第五节 工作室:为小学做准备

第四章 一百种语言的概念

第一节 从猫的身上学到什么

第二节 项目:猫的一百条命

第三节 更复杂的项目

第四节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第五节 非凡工作/流利表达

第五章 走向更好的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高度联结的实践

第二节 生日的演变

第三节 生日课程

第四节 一种新的时间/空间范式

第五节 意向式内容与意向式策略

第六章 信息制作——家长参与和读写的动力

第一节 信息中心

第二节 交流在扩大

第三节 想法越来越多

第四节 信息随处可见(1995—1996年)

第五节 精致的空间

第六节 情境学习

第七节 非凡工作

第七章 孩子们和乌龟的友谊:一个记录实例

第一节 故事

第二节 支持性环境

第三节 记录

第四节 非凡工作/评估发展

第八章 从四个项目看教师的角色

第一节 多元的教学角色

第二节 故事片段

第三节 教师在行动中的角色

第四节 学习新角色

第五节 被遗忘的空间

第六节 复杂的、原创的、创造性的工作

第九章 搭建一座桥梁

第一节 主角

第二节 故事

第三节 支持教师

第四节 信念和文化是否支持实践

第十章 塑造幼儿园

第一节 幼儿教育的若干方面

第二节 标准

第三节 对政策制定者的挑战

第四节 展望未来

术语表

参考文献

节选

第四章 一百种语言的概念 没机会无聊,手和脑……以极大的、无拘无束的欢乐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洛里斯·马拉古奇(in Edwards et al.,1993,p. 68) 我的蒙台梭利教室里养了一只大黑兔,这只兔子是被抛弃的,因为它咬了前主人家里的电线和洗衣机软管,使地下室被淹了两次。孩子们都在的时候,西克特(那只黑兔)会在教室里自由地蹿来蹿去。幼儿园里总会有几个孩子怀着不愉快的心情入园,其中会有两个孩子的情绪尤其低落,心事重重。这几个孩子来到幼儿园后什么也不做,只去抱西克特,一抱就是几小时,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多天。当西克特受够了孩子们的拥抱时,它就会迅速地逃脱,穿过教室,钻到储藏柜的下方。孩子们相互尊重,井然有序地在自己的地垫上工作,西克特径直跑过,打扰了他们的专注工作。这时你会听到“坏兔子!”。但孩子们还是给了大黑兔很大的宽容和自由活动的空间,许多孩子通过抚摩它来缓解坏心情。 几年后,许多麻烦的行为出现在魔豆中心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听说有一窝新的小猫,我带了一只小猫回家。猫的气质似乎很适合孩子们。1993年4月,我问教师:“来一只小猫怎么样?”教师沮丧地盯着我说:“孩子们会杀了它!”我把西克特的故事告诉了他们,并表示如果小猫最终还是不能和孩子们友好相处,那么我可以把它接出来送给我的邻居,他们喜欢小猫。教师决定尝试一下。和西克特的经历一样,许多孩子也喜欢通过抱小猫来疏解自己的情绪,后来我们给这只猫取名为“可可”,它对许多项目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可可的故事展现了“一百种语言”的理念,瑞吉欧教育工作者用此诗意的语言描述儿童天生的探索欲望和让许多材料、工具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的能力。这些早期的经验表明,教师从一开始就理解有准备的环境和进行非凡工作的意义。教学的原则是让儿童习得自律行为、发展社会和情感能力。 第一节 从猫的身上学到什么 可可是一只周身白色且有不规则黑色花纹的小猫,起初它就不碍事地待在教室里。1993年6月,在为秋天的主题准备环境时,教师给可可分配了属于它的邮箱,上面有名字、标记和照片,就像每个孩子都有的邮箱一样。大家通过邮箱进行交流——发送和接收源源不断的信件。到了秋天,可可几乎长成了一只大猫。唐纳进行小结:“看可可!它变得很大!”可可成了非凡的绘画、照片和黏土的表现对象,视频和幻灯片里的明星,以及一本书的主题。对可可的兴趣触发了对话,可可多次成为讨论的话题,它是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动力。最重要的可能是,可可激发了孩子们的社会情感能力。 基本内容 魔豆中心的儿童在谈话和材料中表达了他们对可可的想法。当他们学会如何对待猫时,他们也变得更加自律。 对话。一些早期的经历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因为它们只涉及文字。像许多对话一样,教师们也会记录和分析孩子们关于可可的讨论,以了解他们为何有如此的经验: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我们选择了这些孩子?“就像和一个婴儿玩球一样,他必须学会来回……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保持谈话的重点是不容易的,研究对话很费时间且要求严格”(Lewin-Benham,2006,pp. 44–45)。教师们每天进行激烈的讨论,探求哪些对话揭示了儿童的能力,哪些对话揭示了儿童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技能。 11月2日。第一个关于可可的项目活动开始了,它被简单地称为“可可猫项目”。六个孩子认识了可可,他们与索尼娅教师一起观察并讨论了它,最后得出了他们的看法。 11月5日。温迪教师和4.5岁的拉莎儿、3岁的唐纳聊起了可可。 拉莎儿:“你把猫抱得太紧了!” 唐纳:“我没有!” 温迪教师:“你想知道关于猫的什么?” 唐纳:“它在跑步吗?我们怎样才能抓住它?它跑得很快,非常快。” 温迪教师转述了唐纳的问题,强调如何吸引而不是抓住可可。温迪教师表现出同理心(一种基本的社交/情感技能):“是的,它跑得很快,你怎么做使它来找你?” 唐纳:“不!不!不,它不会!它只想睡觉。” 拉莎儿附和温迪教师:“你想知道关于猫的什么,唐纳?” 唐纳:“哈哈!哈哈!它跑得很快!” 当温迪教师问拉莎儿她想知道什么时,拉莎儿回答:“他们伤害了可可的感情。” 唐纳和拉莎儿说,许多孩子在学校里到处追着可可跑,想要抓住它,那次蕾妮狠狠地击倒了可可,还有德瑞克追着它。拉莎儿说,孩子们捏着可可的耳朵,扯着可可的脑袋上的黑白毛发,“弄脏它的眼睛”。他们一边说着,一边试图撑开可可的眼睛。温迪教师问道:这样做会让可可有何感受?“疯了!”拉莎儿说。她还描述了可可如何咬了她的手指。拉莎儿没有哭,因为可可的牙齿很小,但这伤害了她的感情,之后他们详细地讨论了感情这件事。拉莎儿也承认她抱可可太久、太紧了。温迪教师问了他们是否喜欢和可可玩耍,两个孩子都答应不再追赶可可。 当在下午的会议上讨论这段对话时,教师们意识到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培养孩子们的社交和情感技能:讨论可可的感受、如何照顾宠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相关性。他们更换了去年的可可猫展板,为新展板腾出空间。同一天,提阿拉和弗兰克讨论了人体的各个部分,并通过打印的黑白照片来研究眼睛。这些活动将被纳入可可猫项目。 阅读。11月9日。温迪教师问唐纳是否愿意给她读一本关于猫的书,并出示了四本书供他选??他挑选了《小猫在度假》(Kitten on Vacation),这本书里的猫看起来很像可可。温迪教师在一对一的谈话中一页一页地询问,然后唐纳进行描述。温迪教师反复问可可使用了身体的哪个部分,故事里的小猫和可可有哪些相似之处,并且提供了很多信息。当唐纳提到猫的“手指”时,温迪教师提供了“爪子”这个词。除此之外,她还提供了熨衣板、长凳、山脉、墙壁、许可证标签等词汇,并对唐纳所知道的词汇(如马和圆圈)进行了称赞。唐纳继续称猫的爪子为“手指”。当他提到一幅“怪物”的画时,温迪教师告诉他正确的称呼是“鱼”,最后让唐纳总结这本书。唐纳有限的词汇说明,他还需要学习,一对一地帮助他将注意力集中于一本书是很重要的。 11月12日。温迪教师问拉莎儿是否愿意给她读一本书。她也选择了《小猫在度假》这本书。她的词汇量很丰富,所以温迪教师只需要提示几个单词。两个孩子都缺乏常识性信息,例如:猫不喜欢下水、在假期里你可以看到美丽的事物。 一对一地阅读和讨论书籍内容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内容和词汇掌握不足的儿童。魔豆中心对对话的高度重视增强了儿童的语言能力。语言对情绪控制至关重要。“根据维果茨基的说法,自言自语的主要目的不是与他人交流,而是与自己交流,目的是自律或指导自己的思想过程和行动”(Berk & Winsler,1995,p. 37)。 观察和比较 11月15日。珍妮弗教师带着唐纳、拉莎儿和蕾妮去了工作室。这是一次具有戏剧性的经历,他们制作了自己的手印、脚印和可可的爪印,并讨论了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当珍妮弗教师问猫的脚叫什么时,孩子们立刻回答说:“爪子!”他们掌握了这个新词。但要让孩子们注意到手、脚和爪子之间的差异,还需要通过提出很多问题来聚焦。最后,蕾妮解释道:“猫的爪子比我的小。”珍妮弗教师惊讶道:“观察得很好!”当珍妮弗教师问孩子们可可有多少个脚趾时,拉莎儿说有五个,孩子们的注意力在不断地减弱。珍妮弗教师注意到,这一天有太多的激动时刻,当孩子的兴趣减退时不要强迫孩子。要给他们时间来巩固经验,让他们回答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从而削弱情感力量的建立。 两天后,温迪教师一对一地询问每个孩子。唐纳接着把猫的大小与他的姐姐和表妹进行比较。温迪教师重新引导他将注意力集中在爪子上。唐纳注意到,“我的脚比可可的爪子还大”。他用了正确的词并补充道:“它有抓人的爪子。”蕾妮表现得更专注,并且有很多话要说。她意识到可可的爪子永远不会像她的手那么大,总结道:“它是一只小猫,所以它有爪子。我是一个女孩,我有指甲。”拉莎儿直奔重点——可可的爪子永远不会像她的手掌那么大:“它是一只猫!”费厄斯坦说,比较是认知的基础,它意味着关注细节,同时关注两件事,利用图式,找到方法以表达结论(Feuerstein et al.,2006)。在发展的早期,唐纳只能说出尺寸,甚至连拉莎儿也只能把尺寸和手指甲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这些微小的反应只是说明了孩子们缺乏详细描述的能力,这是一种心理功能,反映着“言语概念是个人技能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在表达层面被调动起来”(Feuerstein et al.,2002,p. 139)。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万千教育学前.培养卓越儿童——幼儿教育中的瑞吉欧教学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5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