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经济学核心课程知识点与题解

封面

作者:张连城 王钰

页数:466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6081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经济学核心课程知识点与题解》是根据张连城编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程》(第四版)和张连城、马方方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经济学原理编写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每章的关键名词和术语、复习思考题、计算证明题给出了参考答案。本书的编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对原理的应用,同时方便读者掌握经济学的重点和考核点。

作者简介

张连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经济学院)任教30余载。2002~2012年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并兼任研究生部主任(2009~2011),2012~2020年担任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成立的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院长。大学任教期间,于1981~1985年先后兼任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机关报《全国经济学团体通信》和《经济学周报》编辑部主任、记者部主任、研究发展部主任。1985~1987年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兼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并从事研究工作。在经济学研究和教学领域,曾主持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多项课题,并负责着5项国jia级经济学教育教学项目。其中6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近年来承担着经济理论界《现代外国经济学大系》丛书以及《实证中国》丛书的主编工作。王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已在《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和参与国jia级课题研究5项,独立出版学术专著4本。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学原理编写的辅导书,讲解透彻,习题解答清晰,极具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部分
西方经济学
上篇??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原理
一、知识点……………………………………..003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003
三、复习思考题………………………………..009
四、计算证明题………………………………..023
第二章??消费理论
一、知识点……………………………………..025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025
三、复习思考题………………………………..030
四、计算证明题………………………………..042
第三章??生产理论
一、知识点……………………………………..045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045
三、复习思考题………………………………..051
四、计算证明题………………………………..063
第四章??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的均衡
一、知识点……………………………………..066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066
三、复习思考题………………………………..068
四、计算证明题………………………………..078
第五章??市场理论
一、知识点……………………………………..081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081
三、复习思考题………………………………..083
四、计算证明题………………………………..100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
一、知识点……………………………………..103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103
三、复习思考题………………………………..107
四、计算证明题………………………………..123
第七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一、知识点……………………………………..124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124
三、复习思考题………………………………..126
四、计算证明题………………………………..137
第八章??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
一、知识点……………………………………..139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139
三、复习思考题………………………………..142
四、计算证明题………………………………..156
下篇??宏观经济学
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国民收入核算
一、知识点……………………………………..162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162
三、复习思考题………………………………..165
四、计算证明题………………………………..173
第十章??总需求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知识点……………………………………..175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175
三、复习思考题………………………………..179
四、计算证明题………………………………..190
第十一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知识点……………………………………..192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192
三、复习思考题………………………………..196
四、计算证明题………………………………..214
第十二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一、知识点……………………………………..216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216
三、复习思考题………………………………..222
四、计算证明题………………………………..234
第十三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一、知识点……………………………………..237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237
三、复习思考题………………………………..241
四、计算证明题………………………………..259
第十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知识点……………………………………..262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262
三、复习思考题………………………………..265
四、计算证明题………………………………..285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失业与产出波动
一、知识点……………………………………..288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288
三、复习思考题………………………………..291
四、计算证明题………………………………..309
第十六章??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知识点……………………………………..311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311
三、复习思考题………………………………..316
四、计算证明题………………………………..333
第二部分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导 论
一、知识点……………………………………..336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336
三、复习思考题………………………………..337
第一章??商品
一、知识点……………………………………..344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344
三、复习思考题………………………………..345
第二章??货币
一、知识点……………………………………..352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352
三、复习思考题………………………………..354
第三章??价值规律
一、知识点……………………………………..362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362
三、复习思考题………………………………..363
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知识点……………………………………..368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368
三、复习思考题………………………………..370
第五章??资本积累
一、知识点……………………………………..382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382
三、复习思考题………………………………..384
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知识点……………………………………..391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391
三、复习思考题………………………………..393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400
三、复习思考题………………………………..401
第八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
一、知识点……………………………………..409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409
三、复习思考题………………………………..410
第九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知识点……………………………………..416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416
第十章??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知识点……………………………………..425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425
三、复习思考题………………………………..426
第十一章??借贷资本与信用
一、知识点……………………………………..432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432
三、复习思考题………………………………..434
第十二章??资本主义地租
一、知识点……………………………………..444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444
三、复习思考题………………………………..446
第十三章??垄断资本主义
一、知识点……………………………………..451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451
三、复习思考题………………………………..452
第十四章??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
一、知识点……………………………………..459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459
三、复习思考题………………………………..460

节选

一、知识点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生产关系、交换关系、
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的内在联系 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4. 经
济规律的特征和类型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关键名词和术语
生产资料:是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总称。劳动手段也称劳动资料,是劳动
者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劳动对象是劳动所要加工的一切物
质资料。
劳动: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
劳动对象:是人的劳动所要加工的一切东西,包括未经人类劳动加工过的天
然存在的自然资源和已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原料和材料。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劳动者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
料,包括生产工具、充当劳动对象的容器等,广义的劳动资料还包括为保证生产
过程进行所必须的一切物质条件,如厂房、仓库、运河、道路等。
生产: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符合自己
需要的物品的直接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的起点。广义的生产是指物
质资料的再生产,包括直接生产过程、分配过程、交换过程和消费过程。
交换:是指不同产品的所有者相互交换其产品的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过
程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广义的交换还包括生产资料的交换。
分配:是指生活资料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
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广义的分配还包括生产资料的分配。
消费:是指社会成员对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的终
点。广义的消费还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费,即生产过程。
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力量或能力,体现人与
自然之间的联系。一般认为,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三个因
素构成。
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必然的、客
观的联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联系。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的总和。是
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
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总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生产方式: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
的对立统一。
社会形态: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在社会形
态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规律: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
系。包括只存在于某一社会形态中的经济规律、存在于某些社会形态中的经济规
律和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的经济规律。
三、复习思考题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孤立
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要在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中开展对生产关系的
研究。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
产,首先必须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生
产出适合自己需要的物品。人类在与自然界发生联系的过程中,总会形成一定的
物质力量或能力,这种物质力量或能力就是生产力。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
间的关系。生产力作为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
人类要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要与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在生产者之间
也要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结成的必然的、客观的联系,就
是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生产关系也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生产力的客
观性,有什么性质的生产力,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
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自身的运动规律。这就意味着,生产关系的每一点发展
和变化不一定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的,而生产力的每一点发展和变化
也并不一定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
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
中,生产力是十分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它不可能经常
发生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
关系;二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有
什么性质的生产力,就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
要表现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时,它对生产力起促进的作用;当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它对生产力起阻碍的甚至是破坏的作用。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的这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被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产力性质的规律。因此,政治经济学要紧密联系生产力的状况来研究生产关系及
其运动规律。
生产关系不仅与生产力具有内在联系,而且与上层建筑相关。一定的社会条
件下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建立在经济基础之
上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在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
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
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会起瓦解或破
坏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在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中展开对生产
关系进行研究的。
2. 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答: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们在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下以一定的方式生产物质
财富的经济活动。
首先,马克思冲破了唯心史观的束缚,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人类首先
必须有物质资料,例如食物、衣服、住房及其他生活资料,以及生产这些生活资
料的生产资料,才能生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等其他社会活
动。而要获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就必须从事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认
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因此,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的关系、交换
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而这些关系是不能独立存在的,而是寓于物质资料
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之中,因此,只有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开始,才能揭示存在于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综上所述,研究政治经济学或者说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必须以物质资料的生
产作为出发点。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经济学核心课程知识点与题解》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35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