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国际法学核心知识点精解(法学核心课程系列辅助教材)

封面

作者:杨泽伟

页数:43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03102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国际法学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讲解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板块包括知识点速览、核心知识要点解析、实务案例研习、同步练习四个部分,对本门课程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并配合案例研习、同步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本门课程的知识。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杨泽伟,1968年9月生,湖南新宁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法学博士、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二级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与国际法研究所访问学者、英国邓迪大学访问教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总主编“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丛书”(十三卷)和“海上共同开发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九卷),独著有《国际法析论》(第五版)、《国际法史论(第二版)》、《主权论》、《国际法》(第四版)、《中国能源安全法律保障研究》等,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世界历史》、《人民日报》(理论版)、Journal of East Asia & International Law(SSCI)、Hong Kong Law Journal(SSCI)、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Law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绪 论 1

本章知识点速览 1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2

第一节 国际法的重要性与国际法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际法的贡献 8

第三节 中国国际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11

本章同步练习 18

第一章 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 22

本章知识点速览 22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23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与特征 23

第二节 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27

第三节 中国与国际法 32

本章同步练习 34

第二章 国际法的渊源 44

本章知识点速览 44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45

第一节 国际法渊源的内涵与类别 45

第二节 国际法渊源的位阶与强行法 52

第三节 国际法的编纂 54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55

本章同步练习 59

第三章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67

本章知识点速览 67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68

第一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学说 68

第二节 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 72

第三节 国内法对国际法的影响 74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75

本章同步练习 78

第四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 84

本章知识点速览 84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85

第一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概述 85

第二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89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93

本章同步练习 97

第五章 国际法的主体 104

本章知识点速览 104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105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概述 105

第二节 国际法主体的种类 106

第三节 个人的国际法地位问题 107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109

本章同步练习 114

第六章 国际法上的国家 121

本章知识点速览 121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122

第一节 国家要素与类型 122

第二节 国家基本权利与义务 122

第三节 国家豁免 123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 124

第五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 125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126

章同步练习 128

第七章 国际组织法 135

本章知识点速览 135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136

第一节 国际组织法概述 136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一般法律制度 138

第三节 联合国及其法律制度 141

第四节 专门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146

第五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146

第六节 中国与国际组织 146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148

本章同步练习 150

第八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 157

本章知识点速览 157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158

第一节 个人的国籍 158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与待遇 163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166

第四节 难民 168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169

本章同步练习 171

第九章 国际人权法 178

本章知识点速览 178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179

第一节 概述 179

第二节 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与范围 183

第三节 国际人权保护的监督机制 190

第四节 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与实践 193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195

本章同步练习 198

第十章 国家领土法 203

本章知识点速览 203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204

第一节 国家领土的概念与构成 204

第二节 领土的取得与变更 205

第三节 领土主权及其限制 209

第四节 边界和边境制度 210

第五节 南极和北极 211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211

本章同步练习 213

第十一章 国际海洋法 220

本章知识点速览 220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221

第一节 国际海洋的概念与发展 221

第二节 内水、领海与毗连区 221

第三节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223

第四节 岛屿、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和群岛水域 226

第五节 公海 228

第六节 国际海底区域 230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230

本章同步练习 235

第十二章 空间法 246

本章知识点速览 246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247

第一节 空间法概述 247

第二节 空气空间法 247

第三节 外层空间法 252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256

本章同步练习 257

第十三章 国际环境法 267

本章知识点速览 267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268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概述 268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272

第三节 国际环境保护制度分述 275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284

本章同步练习 287

第十四章 条约法 290

本章知识点速览 290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291

第一节 概述 291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 291

第三节 条约的保留 293

第四节 条约的生效与暂时适用 295

第五节 条约的遵守与适用 296

第六节 条约与第三方 297

第七节 条约的解释 298

第八节 条约的修订、终止与无效 299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302

本章同步练习 303

第十五章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312

本章知识点速览 312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313

第一节 概述 313

第二节 外交关系机关与外交人员 313

第三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 315

第四节 领事关系法 319

第五节 中国关于外交与领事工作的立法和制度 322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323

本章同步练习 326

第十六章 国际责任法 332

本章知识点速览 332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333

第一节 国际责任法概述 333 6

第二节 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 336

第三节 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 341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343

本章同步练习 346

第十七章 国际争端解决法 354

本章知识点速览 354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355

第一节 国际争端的特征与类型 355

第二节 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法 358

第三节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360

第四节 中国解决国际争端的立场与实践 363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365

本章同步练习 369

第十八章 国际刑法 377

本章知识点速览 377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378

第一节 国际刑法的概念和特征 378

第二节 国际刑法的基本原则 381

第三节 国际罪行 383

第四节 国际刑事责任的原则 386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387

本章同步练习 391

第十九章 国际人道法 398

本章知识点速览 398

本章核心知识点解析 399

第一节 概述 399

第二节 国际人道法的适用范围与特点 401

第三节 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体系 406

第四节 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的限制 410

第五节 战俘待遇 415

本章实务案例研习 417

本章同步练习 419

节选

第一节 国际法的重要性与国际法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深入把握国际法的地位与作用
(一)基本概念
长期以来,国际法,即国际公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往往被忽视。历史上,甚至还存在对国际法的否定论或怀疑论。的确,与国内法相比,作为主要规制国家间关系的国际法在诸多方面具有特殊性。但是,国际法属于具有约束力和一定强制力的法,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就像国内社会经常有犯罪行为的发生,但不能因此否定国家刑法的存在和重要性一样,我们不能因国际社会中存在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和应有的惩罚而否定国际法的存在和重要性。国际法,作为国际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调整国际关系、指引治国理政和增进人民福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疑难点解析
对于国际法的地位与作用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在国际法学研究中,有关国际法的地位与作用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换言之,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决定着研究者的基本立场。在历史上对国际法持否定论或怀疑论者,不乏其人。例如实证法学派的奥斯汀、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摩根索等人,他们或者认为国际法不是法律,而是国际道德;或者认为国际法仅仅是强权的一种“装饰”而已。①这些学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进而在解释国际实践或事件时,难免会产生以偏概全,甚至遮蔽事实真相的情况。故而,只有认识到国际法的地位与作用,才能真正认识到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对此,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和把握。首先,国际法是国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际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使国家有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换言之,只有在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国家才可能会发展经济,实现国富民强。二是,国际法建立起全球经济规则,有助于国家间经济合作与发展。正是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制定了被世界各国所遵循的全球经济规则,才能促进各国经济往来,实现贸易、投资和金融的有序增长。三是,国际法建立起全球公共规则,才能有效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例如,正是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气候条约的出台,才能将世界各国凝聚在一起,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总之,遵守国际法,国家就会受益,而背离国际法,则会使国家处于一个较被动的不利局面中。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就是遵守国际法的正面事例。①而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给两国人民及国际社会带来灾难,则是背离国际法的惨痛教训。其次,国际法是全球治理和国际法治的需要。一方面,全球治理和国际法治的基础是国际法。全球化问题的出现是全球治理出现的起因,像恐怖主义、气候变化、传染病等现代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或网络、移民、金融等新兴事物都难以再在一国境内得到有效解决和发展,而且这些问题也不能通过相互依存的传统国际管理模式加以解决,故而全球治理就被提上了日程。何为全球治理?国内外不同学者曾给出不同的定义和理解。②一般认为,所谓全球治理,就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制解决全球性的冲突,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③而国际法治则是指国际社会各行为体共同崇尚和遵从人本主义、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并以此为基点和准绳,在跨越国家的层面上约束各自的行为、确立彼此的关系、界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处理相关事务的模式与结构。④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无论是“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制”,还是“跨越国家层面上的约束”,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基点指向了具备这种形式特征的法律,即国际法。另一方面,当今和未来的中国法治建设以及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融入全球治理和国际法的进程之中。这表明,中国的法治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全球治理和国际法密切相关,没有一个全球治理上的法治建设和治理体系建设是一个不完全的法治和治理⑤;同样,没有一个中国语境下的全球治理和国际法治,全球治理和国际法治亦是不全面的。⑥
再次,国际法是个人(自然人)生活和福祉的需要。一般人认为国际法与我们个人之间的关系相去甚远,但这是一种偏见。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工作生活都与国际法息息相关。正是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存在,我们能吃到其他国家物美价廉的食物,能使用到各种优质的海外产品;正是由于国际民航组织公约的存在,我们能飞往世界各地去工作、旅游和学习,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也正是由于国家间缔结的外交和领事条约的存在,当在海外,我们身陷囹圄时,外交和领事保护往往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因此,个人的方方面面都随时可能与国际法产生交集,特别是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种概率变得越来越大,以至于国际法几乎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后,国际法是法人经营活动的需要。一方面,相比个人而言,法人在全球化背景下,有着更为广泛的国际活动。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也促使法人成为国际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之一。特别是从事跨国贸易、跨国投资、跨国运输等活动的法人,都需要依赖国际法规则,建立相互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各国法律上的差异以及地域等影响,法人在跨国活动中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法律争端,而国际法为解决此类冲突提供了规则保障。国际法庭、国际仲裁以及国际调解等不同的国际司法机构或其他国际实体,使从事跨国经营的法人权益得到保护。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国际法学核心知识点精解(法学核心课程系列辅助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09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