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书与人

封面

作者:梁治平

页数:34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080720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收录于其中的作者历年谈书的各类文字,长短不齐,体裁不一,既有作者的读书感怀,也有学术性的书评;有书前书后的序与跋,也有发表于不同场合的图书评论,还有作者对前贤与故友的追念,其内容及于古今中外历史与人物、思想与文化、法律与社会、信仰与秩序、心性与行动的种种。透过这些文字,作者表达了对书、对人以及这些书与人所涉及的广大世界的种种看法。

作者简介

梁治平,生于“大跃进”之年,上学于“文革”之中,后入工厂习艺凡三年。1978年入读西南政法学院法学专业,从此以读书、教书、著书为务。喜读书,惜少时无书可观;书多时,复觉时日短促,人生易逝。性喜自在,行事在可为可不为之间。默观天下,游戏书斋,不知老之将至。为学与究明社会中的法律相关,因之出入古、今,涉足中、西。著、译十余种,并有两卷本自选集《法律史的视界》《法律何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大家小书。有思想深度,写法上又深入浅出,篇幅不一,可以随时翻开一页来读。
本书直面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作者所读之书贯穿法律与信仰,法律与社会,现代儒学的困境与出路,生态文明危机的应对等等,呈现他近二十年的学术思考及社会关切。
本书指向知识分子宽广的内心世界。谈论梁簌溟、陈寅恪、费孝通、蔡定剑等学者的为人和为学,思索他们的精神资源于今天中国知识人的意义。

目录

目录

热爱书籍(代序)

书览

为乐趣而读书

于出入间看美国

从清末学风的“趋新趋旧”说起

集体表象与心史的研究

两部英语世界的法律辞书

书的新与旧

再生之途:法律与宗教的“综合”

辜鸿铭现象

《丰子恺漫画》

《奥古斯都》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译事难

人类的故事

茨威格人物传记两种

十二世纪的文艺复兴

发现盖尤士

罗马法教材两种

《名公书判清明集》

一份用法律记录的社会档案

我们生活的三个世界

暑假读书计划

“漫画”法治

书之评

“现代化”的代价

读《不含规范的伦理学》

重新解说西方法律史

法不等于法律

“公法”与“公法文化”

死亡与再生: 新世纪的曙光

故纸中的法律与社会

用自己的语言发言

从市场经济到法治的市场经济:吴敬琏的改革词典

底线与共识

当代“儒生”面对的三种挑战

《华夏治理秩序史》读后

谈《法律东方主义》

法律、信仰与秩序

认识韦伯,善用韦伯

天下枢纽:我们时代的问题与思考

思考现代儒学的困境与出路

“比较法”的三种形态

《中国法律史研究的三重困境》简评

我与你:一种法哲学视野中的人地关系

书与人

认真的人和他的一生

一个“决不从时俗为转移”的纯正学人

“《读书》服务日”忆旧

无言的纪念

我认识的何美欢教授

追念蔡定剑教授

一个华语社会学家的努力与追求

序与跋

《书斋与社会之间》自序

《法治十年观察》自序

《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台版前言

《梁治平自选集》自序

序《公羊学引论》

序《法理学的世界》

序《法治与文明秩序》

序《在东西方之间的法律哲学》

序《天下的法》

序《法律的灯绳》

《秩序与信仰》中译本序

礼法之争再思

薪火相传的燃灯者

《为政》答问七则

后记

节选

法律、信仰与秩序 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伯尔曼(Harold J. Berman)教授的一本论文集。其英文原书出版于1993年,中译本则是在2011年面世。这也是作者个人论著被译为中文出版的第4本书,在此之前已翻译出版的,有脍炙人口的小册子《法律与宗教》(1991,增修版,2003/2012),还有关于西方法律传统的鸿篇巨帙《法律与革命》(第一卷,1993;第二卷,2008)。这些中译本,包括这本《信仰与秩序》,曾经(大概现在也仍然)被广泛阅读,乃至于同伯尔曼的名字相连的某种思想和观点,也广为流传,变得耳熟能详了。
伯尔曼的研究涉及法律、历史、宗教的多个领域。其中,他关于西方法律传统的撰述,不但篇幅巨大,史料丰赡,而且识见独具,思想深邃,颇受世人推重。曾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卡拉布雷西就说,以其对于法律现代性的历史和比较研究所达到的深度论,伯尔曼是唯一可与马克斯·韦伯比肩的美国人。但有意思的是,在伯尔曼眼里,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不足为训。因为在他看来,韦伯及其追随者蔽于世俗化和理性化的观念,不见植根于法律生命深处的宗教要素。正是这类认识和理论,造成今人对自己法律传统的隔膜,阻碍了未来新秩序的发展。而他毕生的努力,就是要消除这一蔽障,重现法律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展现一种富有活力的新的法律,新的宗教,一个面向未来的新的世界秩序。拥有这般见识和抱负的人,已不单纯是一般所谓专家学者,而有几分先知的味道了。事实上,只是法学家的缜密思维,历史家的宏阔视野,尚不足以成就伯尔曼的思想世界。帮助伯尔曼融贯法律、宗教和历史各个领域,支撑起他全部思想的,是信仰,一个身为法学家的当代基督徒的信仰。要说明这一点,最好的证明,也是最好的导引,就是这本《信仰与秩序:法律与宗教的复合》。
与大多数论文集一样,《信仰与秩序》收录作者历年文字,分题汇集。但这却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因为一方面,收录在这里的文字,前后跨度逾 50年,展现了作者一生的思考和追求。另一方面,书中收录的文章,在类别上涵盖了作者全部研究领域,同时又以多数是演讲的形式,如毛细血管一般,伸展至作者思想的各个角落。因此,一册在手,读者便能够相当完整地了解作者的学术、思想和精神世界。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书与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2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