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艳敏
页数:265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474122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文化”系列丛书主要从人、城、生活、艺术等角度全面展示了书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好书对人类的精神滋养:《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价值传承,展示经典对于人生的恒久魅力,以及灌注于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光辉;《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通过萃取众多作者羁旅作品中的精华,展示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风采特色、山川景致和人文内涵;《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通过对烹茶煮饭、莳花弄草等生活类书籍的阅读和理解,讲述居家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向读者呈现浓郁的生活之美、情趣之美;《书与艺术:为美而生,与美同在》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艺术氛围与境界。丛书集纳了作者近二十年的读书评论和阅读感悟,并配以作者本人的国画写意小品,图文并茂。作者长于从众多经典著作中汲取精华,又自觉地与一般的读书笔记区别开来,更注重捕捉书中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加以优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内在的心得与感受,向读者呈现人文之美、文化之美,给读者传递从容、沉稳、专注状态下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陈艳敏,中国电子报社副总编。中国新闻学院文学学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硕士,曾获全国“韬奋新苗奖”。历任教师、电视播音员、记者、编导等职,曾在北京外企在线开辟人物访谈专栏,著有专访集《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面对面》和《与23位跨国企业销售总监面对面》。热爱文学写作,在《中国青年报》、《每日新报》读书栏目、《中国之翼》、新华网副刊频道等有随笔作品发表。同时修习国画。
本书特色
《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为“书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全书分为“书与人”“人与书”“书与我”三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本书内所涉及图书多为著名作家、学者和出版人的现当代散文经典,作者包括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沈从文、汪曾祺、萧红、张爱玲、徐志摩、林徽因、郁达夫、老舍、冰心、胡适、刘心武、张炜、陈丹青、钱理群、陈平原、谢冕、孙郁、姜德明、俞晓群、陈子善等,字里行间渗透着高雅的文化格调和文化品味。
“读书写字是我最内在最本能的需要,也是我生活的常态,所以一直以来我与书本和文字为伴,不曾离开。那或写在纸上,或经键盘敲打出来的不只是文字,还是生命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种自我滋养的方式,也是感受生活之美和生命花开的最自然最愉快的途径。曾于无数个阅读、书写、沉浸抑或冥想的刹那,体会源自生命深处的诗和音乐,平静愉悦,心怀欢喜。 ——陈艳敏”
目录
–读林徽因《林徽因美文》3
命运多舛,又光明璀璨
–读丁言昭《悲情陆小曼》6
为了爱情
–读徐志摩《爱眉小札》11
即便纠结,却也刻骨
–读夏真《民国韵事》14一切纷繁,俱往矣
–读蔡登山《何处寻你:胡适的恋人与友人》19
半世飘摇,一世风流
–读胡兰成《今生今世》23
女人的琐碎
–读张爱玲《流言私语》29
“痛苦的人生,服毒的人生!”
–读萧红《萧红自传》31
饥饿的写作
–读萧红《萧红散文精品选》36
艺文的闲谈
–读邵洵美《一个人的谈话》38
流年的平静叙说
–读周作人《流年感忆》42
几分随意,几分任性
–读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44
低徊,但却生动
–读沈从文《沈从文散文》48
娓娓道来师友情–读汪曾祺《谈师友》50
一本不完整的自传–读胡适《四十自述》52
人文风流背后的痛苦与黯然–读钱理群《父父子子》53
浮华落尽,是怎样的人生?–读钟叔河《记得青山那一边》57
戏里戏外的多变人生–读章诒和《伶人往事》60
往事–读章诒和《伶人往事》序言想到的63
执着的认定–读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67
“写作是为了不自杀”–读史铁生《写作的事》68
发轫于苦难的写作–读史铁生《宿命的写作》69
一边突围,一边行走–读史铁生《病隙碎笔》71
幸福的挂牵–读迟子建《北方的盐》75
温柔的笔调–读龙应台《魂牵》77
渐变的人生–再读三毛《温柔的夜》80
无他,无我,无挂,无碍–读杨耀文《文化名家谈佛录》83
惯有的温暖与纯净–读泰戈尔《泰戈尔散文选》86
向自身精神的黑暗宣战–读钱理群《生命的沉湖》88
无奈与彷徨–读孙郁《走不出的门》94
透过历史回望现实–读孙郁《文人的左与右》104
难以倾尽的热爱与眷恋–读谢冕《红楼钟声燕园柳》113
真诚有如呼吸–读余杰《沉默的告白》116
平凡之中的发现–读陈丹青《多余的素材》119
浪漫如诗,但也苦涩–读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123
沉默,或是另一种难言的苦痛–读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129
往事如烟–读《万象》编辑部《那些人那些事》132
黑暗中若隐若现的亮光–读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136
爱,像不灭的亮光–读贾平凹等《真情》140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读墨雪《枕边小品》142
神圣的召唤,心灵的归属–读白玛娜珍《生命的颜色》144
向内的修行–读胡因梦《生命的不可思议》145
粗糙中的原始真诚–读高建群《狼之独步》149
办公室里的赤裸故事–读胡晴舫《办公室》151
长大与蜕变–读《一滴有自己声音的水》153
一切都是真的–读谢茂松《水生涯》154
朝着灵魂的向度寻找出路–读摩罗《悲悯情怀》156
生命是接连不断的庆祝–读奥修《生命、爱与欢笑》162
享受生命的花开–读奥修《没有水,没有月亮》164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读《六祖法宝坛经》178
第二辑人与书说不尽的往事流连–读姜德明《书边梦忆》185
被文化串接的生命–读俞晓群《人书情未了》188
读书和交友的乐趣–读陈子善《素描》191
“享受人的生活”–读梁实秋《梁实秋读书札记》194
人到中年读闲书–读朱小棣《闲书闲话》196
有书为伴–读杨小洲《快雪时晴闲看书》199
藏书之乐–读纽顿等《买书记》201
随遇而读,自在欢喜–读董宁文《我的书缘》204
将书本化为生活的智慧–读黄永武《爱庐小品·读书》208
对书籍的天生热爱–读刘易斯·布兹比《书店的灯光》212
除了你,只有书–读俞晓群《这一代的书香》217
书之爱,出版之爱,文化之爱–读俞晓群《前辈:从张元济到陈原》226
摒弃学院派的窠臼–读苏友贞《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231
小女子的随心解读–读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234
第三辑书与我在书店239也谈读书241有书的快乐245
怀念第三极248
福州·时光书吧251
书的厚度254
买书257后记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