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公教育湖北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页数:636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192909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2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学前教育》本书参照湖北省幼儿园教师招聘的考试公告和考题编写而成,共包括六部分内容: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获得的设计与指导、学前教育法规。本书力求将六大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并以合理的框架体系呈现出来,是一本专门针对湖北省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的专用复习教材。整本教材,有效覆盖真题考点;结构上,考点分配合理,条理清晰,从基本、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知识要点。
本书特色
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中公版·2022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学前教育》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湖北省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的复习教材。我们在深入把握湖北省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考题的基础上,合理区分知识点类别,设置教材知识内容框架,力求讲解清晰透彻,做到既有深度的知识分析,又有精彩的经典考题与习题讲解;既有重要知识点的标注,又有相关知识的拓展。使考生能在复习时真正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知识,把握考点,提升学习效率,终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目录
第一部分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2)
考情分析(2)
学习目标(2)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2)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
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6)
强化练习(19)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21)
考情分析(21)
学习目标(21)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21)
第二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24)
强化练习(26)
第三章我国幼儿园教育(27)
考情分析(27)
学习目标(27)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27)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原则(30)
强化练习(36)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中的儿童与教师(38)
考情分析(38)
学习目标(38)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中的儿童(38)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中的教师(41)
第三节幼儿与教师(50)
强化练习(54)
第五章全面发展教育(56)
考情分析(56)
学习目标(56)
第一节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概述(56)
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57)
第三节学前儿童智育(59)
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61)
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66)
强化练习(68)
第六章幼儿园环境(69)
考情分析(69)
学习目标(69)
第一节幼儿园环境概述(69)
第二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71)
第三节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72)
第四节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76)
强化练习(78)
第七章幼儿园课程(80)
考情分析(80)
学习目标(80)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概述(80)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编制(82)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方案(94)
强化练习(99)
第八章幼儿园班级管理(102)
考情分析(102)
学习目标(102)
第一节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102)
第二节幼儿园班级管理内容(105)
第三节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105)
强化练习(106)
第九章幼儿游戏(107)
考情分析(107)
学习目标(107)
第一节幼儿游戏概述(107)
第二节幼儿游戏条件的创设(117)
第三节幼儿游戏的介入与指导(122)
第四节幼儿游戏观察的内容与方法(127)
强化练习(128)
第十章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和幼儿劳动(131)
考情分析(131)
学习目标(131)
第一节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131)
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136)
第三节幼儿劳动(139)
强化练习(142)
第十一章幼儿园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144)
考情分析(144)
学习目标(144)
第一节幼儿园区域活动(144)
第二节幼儿园主题活动(149)
强化练习(150)
第十二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及与小学的衔接(152)
考情分析(152)
学习目标(152)
第一节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152)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156)
第三节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158)
强化练习(161)
第十三章幼儿园教育评价(164)
考情分析(164)
学习目标(164)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164)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166)
强化练习(168)
第二部分学前心理学
第一章学前心理学概述(170)
考情分析(170)
学习目标(170)
第一节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70)
第二节学前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方法及原则(172)
强化练习(174)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176)
考情分析(176)
学习目标(176)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176)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179)
第三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185)
强化练习(189)
第三章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191)
考情分析(191)
学习目标(191)
第一节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阶段(191)
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因素(192)
强化练习(193)
第四章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195)
考情分析(195)
学习目标(195)
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95)
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203)
第三节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208)
第四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215)
第五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220)
第六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234)
强化练习(245)
第五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与意志的发展(248)
考情分析(248)
学习目标(248)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248)
第二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与培养(250)
第三节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与培养(255)
第四节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258)
强化练习(260)
第六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262)
考情分析(262)
学习目标(262)
第一节学前儿童个性的形成与发展(262)
第二节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265)
第三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267)
第四节学前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270)
强化练习(276)
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78)
考情分析(278)
学习目标(278)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关系的发展(278)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285)
第三节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288)
第四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291)
强化练习(293)
第三部分学前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296)
考情分析(296)
学习目标(296)
第一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述(296)
第二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297)
强化练习(299)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301)
考情分析(301)
学习目标(301)
第一节学习的概述(301)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03)
第三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312)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17)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20)
强化练习(323)
第三章学前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与特点(325)
考情分析(325)
学习目标(325)
第一节学前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325)
第二节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特点(329)
强化练习(331)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学习动机(332)
考情分析(332)
学习目标(332)
第一节学习动机(332)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与学前儿童的学习动机(335)
第三节学前儿童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338)
强化练习(340)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学习迁移(341)
考情分析(341)
学习目标(341)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341)
第二节促进学前儿童学习的迁移(345)
强化练习(346)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问题解决及创造性(348)
考情分析(348)
学习目标(348)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问题解决(348)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创造性及其培养(350)
强化练习(352)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354)
考情分析(354)
学习目标(354)
第一节学前儿童个别差异概述(354)
第二节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359)
强化练习(361)
第八章幼儿学习评价(362)
考情分析(362)
学习目标(362)
第一节幼儿学习评价概述(362)
第二节幼儿学习评价的方法(363)
强化练习(365)
第四部分学前卫生学
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与卫生保健(368)
考情分析(368)
学习目标(368)
第一节神经系统(368)
第二节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372)
第三节运动系统(375)
第四节循环系统(377)
第五节呼吸系统(380)
第六节消化系统(382)
第七节泌尿系统(385)
第八节皮肤(387)
第九节内分泌系统(388)
第十节生殖系统(390)
强化练习(391)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393)
考情分析(393)
学习目标(393)
第一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393)
第二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394)
第三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396)
强化练习(398)
第三章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399)
考情分析(399)
学习目标(399)
第一节营养基础知识(399)
第二节学前儿童膳食(406)
强化练习(408)
第四章学前儿童疾病及意外事故的处理与预防(410)
考情分析(410)
学习目标(410)
第一节学前儿童传染病及预防(410)
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预防(417)
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及预防(424)
强化练习(431)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433)
考情分析(433)
学习目标(433)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433)
第二节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辅导的主要方法(440)
强化练习(442)
第六章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制度(444)
考情分析(444)
学习目标(444)
第一节生活制度(444)
第二节健康检查制度(445)
第三节膳食管理制度(447)
第四节卫生消毒与隔离制度(448)
第五节预防接种制度(450)
强化练习(451)
第五部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454)
考情分析(454)
学习目标(454)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454)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458)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462)
强化练习(464)
第二章幼儿园健康教育(466)
考情分析(466)
学习目标(466)
第一节幼儿园健康教育概述(466)
第二节幼儿园身心保健教育活动的设计(469)
第三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472)
强化练习(480)
第三章幼儿园语言教育(482)
考情分析(482)
学习目标(482)
第一节幼儿园语言教育概述(482)
第二节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485)
第三节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487)
第四节幼儿园听说游戏的设计(490)
第五节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492)
第六节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495)
强化练习(498)
第四章幼儿园社会教育(500)
考情分析(500)
学习目标(500)
第一节幼儿园社会教育概述(500)
第二节幼儿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504)
第三节幼儿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教育活动的设计(506)
第四节幼儿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507)
第五节幼儿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508)
强化练习(509)
第五章幼儿园科学教育(511)
考情分析(511)
学习目标(511)
第一节幼儿园科学教育概述(511)
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517)
第三节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519)
第四节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520)
第五节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
节选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以识记、理解为主,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有时也会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其中,第二节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重点考查内容。 学习目标 1.识记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概念。 2.理解学前教育的特点。 3.识记国内外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4.识记柏拉图、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等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以及各理论流派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5.识记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教育、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 考点1教育 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以把“教育”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来给“教育”下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考点2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 1.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对3~6岁年龄阶段幼儿所实施的教育的总称。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教育是指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 2.学前教育 0~3岁年龄阶段的教育称为婴儿教育(早期教育),其与幼儿教育共称为学前教育。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主要社会实践形式。幼儿园教育是学前社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3.学前教育的特点 (1)非义务性 非义务性是指学前儿童去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是自愿的而非强迫接受的,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孩子和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送孩子进托儿所或幼儿园,以及送孩子进哪所托儿所或幼儿园。 (2)保教合一 学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十分迅速而旺盛的阶段,也是身体各种器官、各个系统的机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和完善的时期。生理上,学前儿童骨化没有完成,骨骼坚固性差,容易受损、变形;肌肉柔嫩、力量弱,耐力性差,容易疲劳。心理上,学前儿童的活动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需要和他人建立起交往关系,需要成人或年长的儿童带领他们进入社会,获取经验。因此,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要特别强调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的。 (3)启蒙性 学前教育的启蒙性是指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前儿童的体力、智力、品德和情感都得到发展,为他们升入小学后较快地适应正式学习生活,乃至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而不是传授系统知识。 (4)直接经验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只有通过感官和动作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理解,因而学前教育具有直接经验性。在学前教育中,要注意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的实物材料和真实的生活情形,帮助他们获得直接经验。 二、学前教育学的含义及研究方法 考点1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总结学前教育的原理、原则与方法,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考点2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教师围绕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借助谈话、问卷、座谈会、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是一种间接研究学前教育现象的方法。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教师对学前教育现象进行长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感知方法。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运用观察法得到的研究结果通常比较接近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研究所得的材料丰富、生动而真实。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教师根据研究目的有意控制某些条件,有计划地干预被研究的学前教育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探索、解释学前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4.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教师通过研究中外学前教育的历史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一种方法。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5.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追踪研究某一幼儿或幼儿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包括对一个或几个幼儿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它通常采用观察、面谈、描述统计、问卷等方法。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考点1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世界上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幼儿教育机构) 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于1816年在苏格兰创办的新兰纳克幼儿学校(后改名为“性格形成学园”)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2.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也译为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幼儿园之父”。1837年,他在德国勃兰根堡创办了一个“保姆养成所”,并于1840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也是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 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贝尔 【答案】D。 考点2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世界性的竞争加剧。各国为了多出人才、早出人才,普遍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开始为全社会所认识,从而使学前教育机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增加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幼儿园数量增加很快,尤其是进入小学前一年的教育。 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 为适应普及幼儿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适应现代社会家长的各种需要,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由私人、国家、团体、企业、教会等开办的各种托幼机构在结构、规模、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并相互竞争。这促进了学前教育机构向着形式多样化、功能多样化、组织多样化、教育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3.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提高 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幼儿教育机构发展的重要标志。 4.学前教育手段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学前教育机构中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考点1蒙养院制度 1.《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用国家学制的形式把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即将学前教育机构定为蒙养院。《奏定学堂章程》中包括为学前教育制定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以下简称蒙养院章程)。蒙养院章程规定蒙养院保育教导三岁以上至七岁的儿童,设置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也是我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蒙养院制度的确定。 2.湖北幼稚园(武昌蒙养院) 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寻常小学堂内创办了湖北幼稚园。这是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也是我国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1904年,湖北幼稚园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这一时期官办的蒙养院还有1903年创办的京师第一蒙养院、1905年创办的湖南蒙养院、1907年创办的上海公立幼稚舍等。 3.天津严氏蒙养院 天津严氏蒙养院是清末翰林院编修、学部侍郎严修于1905年创办的。其招收4~6岁的儿童,开设手工、游戏、故事、唱歌等课程。 考点2蒙养园制度 1912年,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令》,即壬子学制,之后又陆续颁布了各种学校令。这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学制系统,即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将学堂改名为学校,蒙养院改名为蒙养园。这一时期蒙养园主要附设在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内,被纳入了真正的教育机构系列。 考点3幼稚园制度 1.壬戌学制 1922年教育部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壬戌学制,因其是对壬子癸丑学制的全面更新,故当时被称为“新学制”。壬戌学制将蒙养园改称为幼稚园,并把幼稚园正式列入学制系统,确立了幼稚园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推动了我国学前教育进一步向前发展。 2.知名学前教育机构 (1)厦门集美幼稚园 厦门集美幼稚园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的一部分,成立于1919年。 (2)北平香山慈幼院 北平香山慈幼院是熊希龄于1919年创办的(部分书中也有说是1920年),收受因水灾而遭难的孤儿、弃婴和附近的贫困儿。全院按照年龄阶段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校是婴儿教保园和幼稚园,第三校是幼稚师范,即北平幼稚师范学校。 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幼稚园还有南京高等师范附设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等。 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孕育阶段 考点1西方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1.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与《法律篇》中,阐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指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凡事之开始,为重要之点。而教育柔嫩之儿童,则更宜注意。盖其将来人格之如何,全在此时也”,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柏拉图是历史上早论述优生优育问题的思想家,强调胎教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他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2.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了胎教思想,并主张婴儿出生后用母乳喂养,从小要多运动并习惯寒冷。他认为在五岁前不应要求儿童学习课业,以免妨碍其发育。根据自己对儿童发展的认识,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教育适应天性(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并且首次提出了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从出生后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