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许彩丽
页数:3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03004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视角下,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以及自身实践探索,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价值与伦理、工作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介绍。同时,本书还以实务探索为导向,对流动与留守、家庭变动、网络成瘾等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会遇到的典型问题做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帮助读者了解不同情境下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应该如何开展。全书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实务相结合,兼具实用性和操作性。
本书不仅可以帮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涵,而且可以指导青少年实务工作者明确价值、改进方法,更积极、主动地适应时代与青少年自身的变化。因此,它既可以作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一线社会工作者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时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许彩丽,山东诸城人,2006年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任教于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讲“社会心理学”“社区工作”和“影视文本与社会工作”等课程,主要从事医务社会工作和家庭治疗领域的研究,关注社会性别研究和困境儿童政策倡导,近年来致力于农村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研究,担任社会工作机构督导,参与社会工作项目评估,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概述
第一节 青少年的特征
第二节 青少年的支持网络
第三节 青少年时期易出现的问题
第二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含义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要素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四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三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伦理原则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
第四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第一节 生理学相关理论
第二节 心理学相关理论
第三节 社会学相关理论
第四节 社会工作理论前沿
第五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应用
中篇 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
第五章 青少年个案工作
第一节 青少年个案工作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个案工作实务
第六章 青少年小组工作
第一节 青少年小组工作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小组工作实务
第七章 青少年社区工作
第一节 青少年社区工作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社区工作实务
第八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管理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管理的通用过程
下篇 特殊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
第九章 流动与留守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一节 流动与留守青少年
第二节 流动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
第三节 留守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
第十章 家庭变动与家庭暴力中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
第一节 家庭变动与家庭暴力
第二节 家庭变动中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
第三节 家庭暴力中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
第十一章 网络成瘾与物质依赖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一节 网络成瘾和物质依赖
第二节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三节 物质依赖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十二章 越轨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一节 越轨青少年
第二节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
附 录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6967—2018)
节选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青少年沉迷网络、吸毒及犯罪等问题越来越普遍。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造成的青少年心理发育滞后,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现实中人际交往能力的降低以及网络暴力、睡眠不足、对亚文化的沉迷、酗酒、窒息游戏等问题的存在,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些问题,专业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会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但究竟何为“青少年社会工作”,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其内涵和边界都不够清晰,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务工作中不断地明晰。尽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涵和边界都不够清晰,但毋庸置疑,其服务对象是青少年。而在这样一个转型和变动的时期,对青少年这一服务对象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是谁?他们有什么需求?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希望能够回答这些问题。
本书向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关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实务技巧,也希望从事青少年社会服务的个人和组织能够从中获益。作为一本教材的读者,学生们大多期待能从中得到更多实务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并且期望这些技巧能够被恰当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考虑到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肩上所承担的责任,这样的想法并不让人惊讶。因为他们在工作中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遭遇困境的人: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那些正在遭受痛苦,经历愤怒、恐惧和遭到拒绝、排斥的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的专业判断将会为这些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在这些时候,学习方法和技巧、知道在既定情形下该做什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事情的可控和自己的能力,而这些感觉非常吸引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给予实务技巧特别的关注,希望能为学生们开始其职业生涯做好准备,而这也正是本书的特色所在。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技巧和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还要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物质社会心理环境。相对于成人,孩子对环境及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要知道贫穷的孩子、残障的孩子以及偏远农村的孩子确实处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影响之下。另外,我们尤其需要社会公正、赋权以及包容等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伦理。因为贫穷、无家可归、暴力、毁灭性的药物滥用等都不是技术问题,从深层次来说,这些都是伦理议题,不能通过提高社会工作技巧来解决,而是需要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参与,也需要社会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
本书的主题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青少年及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集中阐释青少年群体的特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含义和要素、青少年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青少年社会工作相关理论。中篇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主要介绍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及常用的实务模式与技巧、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管理。下篇“特殊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集中关注我国现阶段比较突出的青少年问题:青少年流动与留守、青少年遭受家庭变动和家庭暴力、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物质依赖、青少年越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