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姜林静,陈杰,包慧怡编著
页数:389页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91558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英、法、德三语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文本出发, 通过原文与译文间的对照, 帮助学生从跨国、跨语种的视角理解欧洲浪漫主义运动: 它虽然兴起于德国, 其影响却跨越海峡遍及欧陆。
作者简介
姜林静,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文学博士,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中的 政治哲学与政治神学、卡尔施米特的文学批判、 德奥古典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关系、19至20世纪的德语诗歌等。
陈杰,巴黎索邦大学法国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法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17世纪法国文人生活、17世纪文学与社会关系、19世纪法国诗歌等。
包慧怡,青年作家,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英文系中世纪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文学、中世纪手抄本中的图文互动、世界诗歌等。
本书特色
本书从英、法、德三语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文本出发,通过原文与译文间的对照,帮助学生从跨国、跨语种的视角理解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它虽然兴起于德国,其影响却跨越海峡遍及欧陆。三位编者将在一个长篇导论中建立概念史的发展谱系,聚焦经典文本,考察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整体美学思想在各国特殊文化生态中对文艺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三位编者自2018年起就在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合作开设研究生课程,课程内容已大量涉及浪漫主义时期的文本,并预计在2020年秋开始开展“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系列讲座。因此,这本书是在实际教学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浪漫主义本身就是一个跨越国界的欧洲文学现象,本教材将从词源考证开始,考察欧洲文学中对“浪漫主义”的定义、描绘与批判,可以帮助学生从跨语种的角度最准备地把握作为一种特殊现象的“浪漫主义”,也可以通过具体文本,最深入了解文学与各国历史、政治、审美等多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尤其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浪漫主义与现代派之间的矛盾关系。这正是目前第一外现存的文学教材所欠缺的。
目录
第一部分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瓦肯洛德与蒂克
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选段)
忧郁
金发的埃克贝尔特
诺瓦利斯
克林索尔童话
布伦塔诺与阿尔尼姆
《少年的奇异号角》诗选
荷尔德林
面包和葡萄酒
生命过半
许佩里翁或希腊隐士(选段)
书信选
艾兴多夫
月夜
死之欲
魔杖
无用人生涯小传(选段)
E.T.A.霍夫曼
沙人(选段)
第二部分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夏多布里昂
往生者回忆录(选段)
拉马丁
湖
山谷
傍晚
孤独
垂死的诗人
维尼
牧羊人之屋
海中漂流甁
雨果
孩子
诗人的职能
缪塞
洛伦萨丘(选段)
十二月之夜
奈瓦尔
西尔薇娅(选段)
第三部分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华兹华斯
我如流云天际独游
1802年9月3日作于威斯敏斯特桥上
早春诗行
我曾经在异乡人中穿行
汽船、高架和铁道
柯尔律治
忽必烈汗
古舟子咏
睡眠之痛
自题墓志铭
威廉·布莱克
虎
爱的花园
病玫瑰
伦敦
关于他人的苦难
拜伦
泳峡后记──从塞斯托斯至阿比多斯
她步履袅娜
这天我走过第三十六个年头
骷髅杯上的诗
致伯沙撒
雪莱
奥兹曼迪亚斯
犹太浪人的独白
致尼罗河
爱尔兰人之歌
印度小夜曲
济慈
初读查普曼译荷马
明亮的星
当我担忧也许来不及
无情的美人
夜莺颂
忧郁颂















